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锋(1 / 2)
守军倘若占据河道的上游将一根根巨木推入水中挟湍流而下冲撞下游进攻方的密集船阵是当世水战最为常用也是颇为有效的战术。
泰和大营以南的颍水河道之中所布下的封锁以木桩、铁索为主还早早将数十艘舟船装满砂石沉入河底——敌军在泰和以南颍水河道里所部署的两道封锁线除了能有效封挡大中型战船从下游闯入还能让上游挟湍流而下的巨木顺利通过。
一时间数以百计的巨木逐流而来一波接着一波又没有间断也不知道岳海楼之前在许昌、宛丘等地到底囤积多少巨木缚于北岸。
站在甲板上的将卒只听得船头、侧舷不断传来“砰砰”的沉闷撞击响声战船也被撞得摇摆不停。
不过除了船阵被大量的流木、漂木冲撞得有些散乱外船体直接受到的损坏却很有限。
这也亏得京襄这些年所造的战船已经普遍采用更合理的龙骨结构。
前朝末年中原陷入战乱在大越立朝之后党项人又崛起于西北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断绝已经超过两百多年。
而???????????????对异域他邦的贸易、文化交流需求近百年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日益繁荣的海上贸易通过海洋与异域他邦的频繁使臣往来都促使大越的造船业及技术相比前朝有了极大的发展。
虽说当下的龙骨结构还仅仅是在船底中线处以一根坚硬的通长木料贯通整个船体但已经广泛用于大型海船的制造当中。这不仅更有效的支撑庞大的船身还大幅提高船舶的坚固稳定程度加强抗御风浪冲击的能力。
只不过当世行驶于内河的舟船除了长江之上极少量两三千石甚至五六千石载量的大型仓船外基本上还没有采用龙骨结构的。
京襄发展水军之初主要是控制淮水上游及汝水、澧水等水域无需发展太大的规模;甚至相当一段时间京襄都要克制住在荆江、汉水流域发展水师的冲动。
因此京襄(楚山)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主要也是在采用龙骨加强战船结构强度等方面加强水军的实力并没有急于去扩大水军规模。
等到京襄能低成本规模化冶炼精铁之后京襄所造的主力战船更是在水密舱与主龙骨外还加入旁龙骨、肋骨、龙筋等精铁构件进一步形成完善的龙骨结构使得京襄战船的整体强度远非赤扈在颍州、徐州等地所造的战船能及。
司空府此时编入水军的主力战船都不畏与敌军战船直接对撞又何惧巨木的冲撞?
面对一波波巨木逐流而来结构简单、轻便快速的排桨战船、走舸等中小型战船是需要避入临近南岸的汊湾处尽可能避免冲撞但由艨艟以上的主力战船直接居前承受一根根巨木的冲击即便船体有所破损也有可控范围之内;可以还直接下锚驻泊使船体更加稳定。
一根根铁索被斩断木桩一根根被拔除但河道里还有大量的沉船。
主力战船由于吃水较深依旧没有办法在密布沉船的河道逆流而上。
这时候守军又将大量的积薪木筏点燃混杂在一艘艘载以砂石的平底舟船之中从上游放出冲撞下来。水军则安排一艘艘桨船、走船等轻便快船靠前将木筏、砂石船钩住往南岸拖去。
积薪木筏火势蔓延很快桨船、走舸钩
住木筏就无法阻止火势蔓延过去这时候虽然不可避免出现伤亡、牺牲但水军将卒却英勇无比的尽可能保护主力战船不受损伤。
也不断有战船被装满砂石的平底敌船撞翻但好在京西水军战船没有直接跟着冲过来将卒落水后大部分都能够救回。
春季连绵的阴雨天气令南岸的洪泛区早早就变成水泽之地但此时已经安排三千辎兵在南岸登岸大家都卷起裤脚赤足踩在淹没大腿甚至腰身的淹水之中拿铁线绳将钩住的沉船一点点拖离主航道。
这些沉船虽说凿沉的时候载满砂石但受浮力的影响最多也就一两万斤重——京西还舍不得将千石载量以上的大型舟船凿沉了封锁河道。
守军在南岸洪泛区又没有安排人马只要信阳水军能顶着一根根逐流冲撞下来的巨木无视箭石的攻击将水面下的沉船牢牢钩住南岸的辎兵则能很轻松的将一艘艘沉船拖离主航道甚至直接拖上岸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也有一些腐烂严重的沉船在河道里就被直接拖散架但散架之后的沉船也就不再构成障碍。
水???????????????战从拂晓时分开始午前就将泰和敌营以南的两道封锁线破除。
虽说水军已经损失四十多艘大小战船但整体实力没有大损依旧保持着对京西水军的碾压性优势。
二十六艘作为主力战船的铁甲艨艟直接挂帆逆流而上与守在上游的京西水军战作一团。
虽说船帆易燃接战后就被敌军引火点燃但一艘艘铁甲艨艟都用铁甲铆接严密裹覆只要不被点燃的船帆烧透铁甲包覆下的木质船壳甚至更助在敌军船阵中横冲直撞的威势。近两百艘普通型的大小战船紧随其后夹击敌船杀得京西水军节节败退很快就控制住泰和以南的颍水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