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四十五 一场战争之后,日本国就会成为历史名词(2 / 2)
与此同时水师承载着水师陆战队火速进攻日本本土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九州岛一路登陆本州打开缺口建立前进基地。
运兵大船队火速跟上将大量军队成建制运送到九州岛和本州岛上展开强大攻势席卷西日本。
最后两支大军需要在日本的平安京会师接着向东北方向进军席卷本州岛。
根据目前的情报显示日本国的军事实力固然不弱小但是面对明军他们依然脆弱得像纸片。
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军有火力加成的明军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问题不在于战争本身而在于战后的治理因为明国在日本没有提前设立复兴会组织战后对日本平民的治理会有一些问题可能需要保留一部分旧的日本统治阶级的人协助治理。
不过倒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难题就是了。
苏咏霖觉得日本列岛生存艰难治理困难届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直接移民到辽东、岭南、大西北就好了反正这里缺人口。
战后日本会被设定为一个功能性行省其丰富的金银矿藏资源以及优秀的区位优势将使它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得以确认。
但是生存方面这里不太适合过多的人口。
频繁的地震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会对建设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说到底日本国的统治者和军队不能成为阻挡大明前进的绊脚石从国力对比的状况来看日本国还没有那个资格。
内部整顿的差不多的大明是真正的天下无敌除了大自然谁也不能对大明造成什么过大的伤害。
苏咏霖不会犯蒙元统治者的错误不会让所谓“神风”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所以一年之内在这场战争必然结束。
高丽不仅不用超支还有些盈余可以用于改善民生战后的日子不会很难过。
一场战争之后日本国就会成为历史名词。
具体的命令下达之后苏咏霖委任军事部副主任辛弃疾为讨伐战役总指挥主导此次战役全权负责指挥。
辛弃疾接过委任命令开始排兵布阵、发号施令。
活跃在辽东行省的第五兵团接到调令开始行动了起来。
被委任为讨伐战役副总指挥的苏绝奉命调动驻地不同的三支军队和第五兵团直属骑兵队。
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军开始向高丽半岛运动。
与此同时北海水师正将孔振德也开始下令北海水师主力向高丽釜山港运动进入釜山港口驻扎大量海上运兵船只也奉命听从孔振德的命令开始向高丽运动。
陆路、水路两路进军规模庞大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经过多次战争历练的有着丰富动员经验的基层官吏、复兴会员和民众都对此并不陌生。
高丽地区的民众经过明国的解放之后对明国保有极强的归属感稍微一动员就足以得到二十万左右的民夫协助后勤运输。
这个数字已经足够支撑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