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那可是我亲大哥(1 / 2)
“臣老家河南南阳小时候在南阳曾亲眼见到过陛下所言的轨道。”
“当时臣年幼不知所以然而听陛下所讲述后再回忆起来正是轨道用作马车所用。”
铁铉高声回道。
以他现在和朱元璋之间的距离若是声音小些怕是都听不清楚。
所以但凡朝臣必然得声音洪亮。
朱元璋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轨道这事是大孙想出来的没想到竟然在之前的朝代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朱元璋仔细回想在脑海中读过的史书却完全没有跟轨道相关的事情。
轨道的好处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若不是造价过高朱元璋当然要大肆建造。
微微思索一番朱元璋认为是自己可能没有阅读过相关的典籍于是目光投向翰林院那边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多多回顾一番鼎石既然说了有轨道的存在必然是真实存在过咱读书少尔等帮咱想想是前面哪个朝代建造过轨道事宜。”
虽是问文武百官实际上朱元璋就是想听翰林院那边的看法。
关于大明之前的朝代有关的历史文献都是翰林院的学士们在负责要说对于前朝的了解自然为翰林院首当其冲。
听到陛下的问话后翰林院所在的官员们也开始交投接耳的探讨起来。
“轨道马车这般我从未听闻过不知道各位大人可是听说过。”
“我也未听说过按理说这般制作一旦见过必然会铭记于心但我没有任何印象。”
“我也是。”
“我也是。”
诸多翰林院的学士们一番讨论发现都是没有听说过此等轨道甚至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铁铉在胡说了。
不过这番言论很快就被打翻了铁铉在朝臣中的声望还是很高的而且若是胡说那就相当于欺君。
既然说小时候见过自然现在也还是存在铁铉完全没必要去说谎。
“既然铁断事讲述为真那便肯定存在可能关于这段的记载非常少以至于我等都未读过。”
有翰林院学士提出。
多数翰林院学士相互对视一番又觉得不可能。
翰林院的书虽然多但在场的这些学士大学士们加在一起不说通背翰林院的书籍但绝对是全都看过的。
这般想来唯有一种可能便是关于轨道在翰林院中并无记载。
“或许是在元之前的朝代绝不可能是元朝自然也不可能是宋朝。”
有学士开口分析说道。
没有文献那就通过前各朝代的情况来分析。
能够站在奉天殿内完全可以称得上历史学家精通前各朝代相关风俗情况。
就这般当着文武百官还有朱元璋的面直接就开始讨论了起来。
朱元璋见此也不着急安静的等待着翰林学士们。
这样的情况在早朝的时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现在翰林院的学士们带头的就是刘三吾。
刘三吾定下策略从元朝开始逐步向上进行推敲分析前面那个朝代最有可能建筑轨道。
即便是元朝也不能放过说不住就是某个封王自己干出来的。
首先是地点。
既然是在河南南阳那必定是正统王超才有可能。
河南自古为中原地区南阳则是临近许昌洛阳开封这些古都附近。
没有一统中原过的国家则完全可以排除了。
当这个意见出来的时候范围就小了很多。
随后便开始针对有可能需要建筑轨道的朝代。
刘三吾提出:“轨道的作用便是大量运送辎重所需而建造在南阳显然便是当时南阳需要。且既是在中原建造则定然不止南阳一处。”
“如此看来铁断事所言的轨道距今的朝代当极为久远依老夫所见应当是在东汉西汉。”
刘三吾的话打开了翰林学士们的思路。
刘三吾在现在的大明可算是学识之最。
要知道刘三吾入朝的时候是在洪武十八年由现在的兵部尚书茹瑺举荐以‘文学应聘入朝’。
且当时的刘三吾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为入朝的时候便就已经名满翰林。
入翰林院后便就相当于翰林院无冕之首。
七十三岁的刘三吾不但没有丝毫糊涂的征兆还因博览善记应对详敏屡承顾问悉多称旨而被朱元璋重用多次想其请教治国之道。
只不过在洪武二十三年授世子晋王经吏部劾其‘怠职’一度由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助教因其声誉不久便官复原职。
现在的刘三吾已经是八十岁了还能称得上才思敏捷。
从这分析轨道的朝代之事中便可见一斑。
“西汉不可能西汉缺马轨道马车自然需要大量骏马才能拉动骡车和牛车定然不行唯有可能是东汉。”
有精通西汉史学的学士当即提出。
诸多翰林学士也是纷纷点头这般看来唯有东汉了。
一番讨论过后东汉的可能却在不断的被排除虽说有人提出假设但其理由也站不住脚。
讨论到这个点上已经过了两炷香的时间不管是其他官员还是朱元璋都有些不耐烦了。
朱元璋见商量这般久便就准备先搁置此事让这些翰林学士们下朝后再行商议最后给他一个结果。
此时刘三吾半眯着眼睛开口说道:“诸位同僚可否想过这南阳轨道是否为先秦所铸。”
此言一出诸多翰林学士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原本准备开口说话的朱元璋见此也就停下。
朱元璋目光示意马上就有宦官快步走来将刚才刘三吾等翰林学士讲述的情况禀告给朱元璋知晓。
在奉天殿朝会中每隔数米就有宦官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