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1 / 2)
三日之后朱元璋着戎装披黄袍配长剑昂然长立面向崖山……在老朱身后包括此行文武诸臣鸿儒名宿军中将士岭南百姓参与之众多达两万余人。
恐怕是自一百年前的崖山之战到如今这里聚集人员最多的一次。
旌旗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鼓角密布气象森严。
除了在陆地上海湾之中尚有大船三十艘由俞通海率领船头一样摆满了牛羊祭品。
张希孟身为此地文官之首一身绯红的官服头戴梁冠手持笏板侧立在朱元璋身边。
海风吹拂之下衣带飘摇端的有种站立在潮头中流击水的气象。
经过了这些天的酝酿和讨论事情也终于有了个结论。
宋亡于内忧外患内忧甚于外患。
虽然于亡国之时也有几分悲壮慷慨值得纪念但仍不能不批判。
宋厚待士人刻薄百姓。亡国之时只余一群为了自身利益鼠目寸光的士大夫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并不能同宋室一心没有百姓支持是宋亡的根本所在!
悼宋之亡反思得失君王柄国当以亿兆黎民为先切实为民谋利。保障百姓田亩使民足食广兴学堂使民受教发展百业使民富足……凝聚万民之心则江山永固社稷长兴。
均田之外不使豪强窃据土地不使士绅霸占乡土不使宗族牢笼百姓……君王百官百姓……不许有缙绅隔绝官民天子不失民方为天子百姓不失君王方得庇护。君天下者至公!窃据乡土者名为乡亲实为蠹虫不可不察。
广兴学开科举官吏一体上下通畅则流水不腐亿兆黎民聪明才智之士皆有为国效力之机。国乃君王之国国乃万民之家。
……
总计差不多二十多条罗列下来构成了这一次大讨论的核心。
其实很显然这些内容还有不少没有说透的地方很多东西也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具体的落实方案大约就是个原则。
可仅仅是原则就已经惊天动地石破天惊了。
在人群之中的刘三吾等人心里头砰砰乱跳连日的辩论让他们身心俱疲不堪重负。他们苦心捍卫的孔孟之道在这一刻算是瓦解冰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张希孟倡导的“民本”主张而此民本已经和儒家的民本大相径庭……儒家的民本是说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要对百姓好以民为本。本质上还是一种说教。
而张希孟的民本则是民为国家根本在这个基础上百姓享有田亩教育等等权利作为国家一份子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运行当中。
化被动为主动地位自是迥然不同。
再有仔细推究就会发现张希孟的这套主张对天子实则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绝不是简单的天人感应随便吓唬皇帝那么简单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些主张也就是在开国的时候可以摆弄而且也就是遇上了朱元璋这么个勤政爱民的特例。
其实朱元璋也考虑过这么弄下去后代子孙还能不能驾驭天下会不会威福下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向子孙后代就不会出现昏聩无能之辈吗?
如果如少帝一般崖山蹈海岂不是更加凄凉?
历史上朱元璋担心子孙胡乱折腾就曾经赋予六科封驳之权为的就是遏制天子胡为。
如今看来也不过是稍微加了点保险罢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张希孟的这一番操作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放在两千年的历史上估计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毫无疑问这是朱元璋的高光时刻更是张希孟的成功。
“奉酒!”
张希孟高声大喊。
朱元璋依次将三杯水酒洒落天地之间。
“奉祭品!”
拱卫司的兵丁依次摆上祭品船头上的水兵也行动起来将牛羊投入海中。
“上香!”
朱元璋将指头粗的三根香插入香炉。
这些做好之后终于到了最让人期待的时刻朱元璋的手里捧着一篇从张希孟那里接过来的祭文准备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