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党罢免篇(1 / 2)
4月8日御史中丞吕公着罢。19日参知政事赵拚罢。枢密副使、新党骨干成员韩绛任参知政事。22日知谏院李常罢。随着吕公着、李常被罢的是一连串的谏官:孙觉、程颢、张戬、王子韶、陈襄…这一批台谏官是英宗死后重新提拔上来的非常符合韩琦、司马光、欧阳修等人审美观点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拥有同一个奋斗目标。宋史称“数月之间台谏一空”
24日司马光给皇帝讲课《资治通鉴》讲的是贾山上疏这一段。针对当下这一密集的罢免言官之举司马光极论从谏之美、拒谏之祸。而且还直接抛给皇帝一个问题:现在天下汹汹只有王安石、吕惠卿、韩绛3个人认为变法是对的难道我们大家都是错的?陛下您就只靠这3个人来治理天下吗?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后来人也来深思一番:以前认为是好的现在就都变成坏的了?像韩琦、欧阳修、司马光等公认的仁人君子突然间全都变成了奸邪?一个例外的都没?
这问题对没改革经验的神宗皇帝打击非常大刚缓过来的改革热情差点再被浇湿!其实别说他后来千百年间历史学者们也同样困惑:是啊!难道都变质了?一个好的都没?从宏观上看这根本不可能嘛!
我的回答是:判断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参照物。韩琦他们是君子那是相对于旧时代吕夷简那些“奸邪”来说的。到了神宗朝新时代他们不合时宜了不是奸邪、绊脚石又是什么?
5月15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一部门取消并入中书省。
5月西夏在边境筑闹讹堡。庆州知州李复圭命偏将李信等率3千蕃汉联军出战。面对10万西夏军李信辞以众寡不敌。李复圭文人不知兵强令李信出战还学皇帝亲画阵图、授方略。结果临敌百无一用。大败。这时卑鄙的李复圭又想到了推卸责任。让属下李昭用弹劾李信、刘甫、种咏3人违其节制将3人杀害。又出兵邛州堡掠老幼数百;袭击金汤杀老幼一二百人以此向朝廷报捷。宋史接下来有四字评论“边衅大起”
6月司马光向朝廷请求派范镇从孙范祖禹一起编修《资治通鉴》获准。
7月4日枢密使吕公弼被罢。御史中丞冯京接任。不过吕公弼被罢一事王安石做的有些欠磊落:当时吕公弼数劝王安石罢免新法王不听。于是吕公弼决定上疏。却被其从孙吕嘉问将底稿偷给了王安石。王得以在皇帝面前‘先下手为强’。事后。吕氏一族都骂吕嘉问是‘家贼’
8月22日。西夏为报复李复圭大举入侵大宋环庆路。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怀安镇、业落镇、东谷寨、西谷寨各处兵多者号称20万少者不下一二万。最后屯兵在距庆州40里的榆林。整整9天后撤退。环庆路衿辖郭庆、都监高敏、魏庆宗、秦勃等纷纷战死…
消息传进开封王安石和韩绛2人都自请守边。韩绛说“如今变法朝廷正依靠王相公。就由我去陕西吧”9月8日韩绛被任命为陕西宣抚使。
韩绛外出、吕惠卿因父亲去世服丧在家。转眼间王安石又成了孤军奋战。为摆脱不利局面王安石又重用起了一新党的重要成员、当时资历尚浅的曾布让他接替吕惠卿做崇政殿说书。
13日曾公亮罢相。14日枢密副使冯京任参知政事、三司使吴充任枢密副使。而司马光也在本月离开京城。去永兴军路任地方官。
至此变法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可后来的败因也在这里深深种下了。请问:在双方对立局面下把敌人都赶到下面去是个理智的做法吗?
要知道。不管你法令有多高明总要中下层官员去实行。以后发生的事证明:新法、几乎每一个新法都在执行时走了样。这是单独存在的问题吗?和这些贬到地方上的反对派官员们有没有关系?
当然被贬下去的官员最多也就十多位宋朝地域是广大的有人会说:他们完全达不到在下面捣鬼阻挠新法的作用。可官官相护懂吗?何况韩琦、司马光、欧阳修、程颢等人的号召力有多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许这些王安石不是不懂但迫于宋朝国情除贬职外根本别无办法!
更何况王安石的识人用人也真是有问题。新党内部的确有不少投机钻营的小人。如吕惠卿、如曾布…
再如前面说过的李定。李定之所以被定为小人是因他不给生母服丧。听来可真是罪大恶极、人神共愤。但为什么不细打听下内幕呢?李定生母姓仇在嫁给李定父亲前己生过一儿子就是大名鼎鼎、处处高出苏东坡一筹的诗僧佛印。再嫁李家生了李定。三嫁郜氏生蔡奴。这样仇氏死时己是三嫁之人。当然嫁多少次在北宋都很正常。再嫁之妇论尊贵有‘北宋武则天’刘娥。论贤淑有范仲淹的妈妈。从没人有半点歧视。但这都不适用于李定的妈妈。因儒家的有关规定:话说儒家所有规定都以孔夫子当年行为准则有关。那么《礼记》中有明文记载“孔子不丧出母”以此看来李定有什么错?
所以李定算是个冒牌“小人”但这一位就不好说了:邓绾。邓绾相当有才是状元出身此时在宁州当通判。为求升官他向朝廷上书极力赞美新法。王安石一见大喜立即向神宗推荐。神宗也很重视在10月上旬派专车把他接到开封。
金殿见面君臣相谈甚欢神宗一高兴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邓卿知道王安石吗”邓绾的回答很诚实“不臣未曾相识”
神宗面露向往之色“那是当今的古人啊”古人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被推荐、最令人神往的完人形象。相当于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佛教始祖释迦摩尼的级别。
神宗又问“卿识得吕惠卿吗”“也未曾相识”
“那是当今的贤人啊”神宗又爽快给出了评价。
年轻的小皇帝没察觉到下面邓绾的真面目。他给出的答案太早太快了违背了当初富弼告诫他的为帝总原则——不可让臣子知道皇帝的喜好!
摸到实底的邓绾立即就有了前进方向:王安石都是古人了那还等什么?他走出皇宫后第一时间拜会了王安石。这时真的感觉到命运对他微笑了。步入官场要有多大的幸运。才能直接找到位皇帝无私依赖的大臣做靠山啊。在这种激动下他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般亲切热烈地对待王安石一点都不认生。而王安石被他蒙蔽了。我们将心比心当一个人要做全国性改革、正面对满朝文武反对时突然间有人充满了热情激情地从远方来支持你你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