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沙漠之蝎(2 / 2)
来到探测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高城中校和医疗队队长燕妮的风流韵事。这为艰苦的沙漠生活增添些许乐趣,更刺激着士兵们加大往医疗队跑的频率。
“快点出去,堂堂中校,像那些小伙子一样老往这里跑算什么事!”燕妮对身前的高城笑道,话语虽然是呵斥的意思,但语气中充斥着甜蜜。
“呵呵!”高城摸摸后脑勺,然后傻笑着走出医疗队队长的帐篷,一出门就看到医疗队前排着十几米的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医疗队顶棚之外。小伙子们个个露出和高城一样的傻笑,挺直腰杆、黝黑精壮,看这架势身体上什么毛病都没有,心理上就说不准了。
“团长,介绍介绍经验呗!”
“是啊团长,让嫂子帮忙介绍一下!”
高城有些不好意思,作为军官当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找媳妇走在兄弟们前面当然会不好意思。正好工程队一个小伙子过来通知高城,说是一个钻井有情况,于是撒开脚步往那边跑,身后是士兵们一阵阵轰笑。
“老谢,什么情况?”离营地三百多米外的一处钻井,高城坐在一块木箱子上,一面倒着鞋子里的沙粒一面问道。
谢广摸摸头顶,本来就没有多少头发,估计这次任务回去后一根都剩不下:“说不准,我们判断这处钻井会出油,但不能肯定。这里的地质条件和国内很不一样,我们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钻探的经验都用不上,看看吧,**不离十!”
通过石油探测理论的角度,中东地区地形较其他地区低矮,形成盆地状态,容易使石油累计其中。不过谁知道中东广袤的土地上倒地哪里可以打出油?
正说着,突然听到“砰”的一声,一道黑柱从钻井中窜出,升到十几米高度后散落开来,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被洒落下来的黑色液体沾满一身。
高城不理解这是什么状况,但谢广等人却欢呼起来,不顾洒落的石油,高声喊道:“自喷井!自喷井!”
能够形成自喷井,说明地底下石油储量丰富、能量巨大,才会打破压力之间的平衡,使石油喷射出来。
营地里除了四周看守士兵、伤兵外,全部跑到这处钻井,与工程师们一起欢呼,探测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捧起浓稠的石油,感受这种黑色金子的触感。
现在说石油是黑色金子一点也不为过,五年时间,油价从每桶0.5美元涨到十一美元,而且还没有停止增长的趋势。美国凭借世界第一的原油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凭借巴库油田的开采,获得丰厚的利润,不但逐步稳定了国内局势、部分还清欧洲贷款,还改善了国内经济,尼古拉二世甚至因为石油红利,参与到国际海军军备竞赛的行列,扩大陆军规模,增添新式装备。
至于石油受宠的原因很简单,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发展证明它们比燃煤动力更优秀,随着油料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交通工具、工厂、发电等,石油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汽车的普及,导致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国1906年的汽车产量超过五十万辆,华国一年产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欧洲的汽车生产也在迅速发展,虽然产量较小,但前景光明。
在北伐结束之前,华国内部的石油供应三分之一来自海底采矿车,主要还是从美国进口。北伐结束后石油开采被列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大量探测开采人员进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寻找石油。随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榆林油田等一系列油田的开采,华国石油紧缺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很大。
前段时间吕梁为了调解民间需要和军队需求之间的矛盾说破了嘴,北方几大工业基地的建设需要海量的石油,军队海军战舰训练出航需要油料、装甲部队训练需要油料、空军训练巡逻也需要油料。手里没有资源,说再多的话也是糊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
除了国内领土,政府还组织了多支勘探队远赴新疆、菲律宾等地找油,对石油的**现在超过了钢铁。其实不止华国,英法美德等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开展石油勘探工作,能在本国国土上找到石油再好不过,本土没有就往殖民地上找,这股寻找石油的热潮甚至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黄金热。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人往沙漠地带寻找,不论是中东还是墨西哥的沙漠,这为吕梁之后的布局提供了优势。至于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就不一定了,只要华国在科威特发现石油的消息传出去,英法等国肯定会派出队伍前往沙特、伊拉克等地区,迟早会找到油田。(未完待续。)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