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史上拍摄时间最短的电影(1 / 2)
“那我们开始投票吧?”
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在这一次媒体关注的民间议论中,必须十二名陪审员全部通过,才能形成最后的决议交上去。
为了让冲突更强烈,杨以辰选择了让这一场讨论的价值变得更高一些,比起原版本的一笔带过多加了一些周边的关注,尤其是媒体和民众的关注。
别看这只是一场专业院校的课外辩论,陪审员也仅仅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内的一些员工,看似没有什么专业性,也不具备任何能够形成专业报告的资本,但媒体很关注,民众很关注,只是处于讨论中的这些陪审员并不知道这关注有多么的疯狂,他们只当是帮着孩子完成一次辩论考试,大体上也配合学校走个过场为己任,对外界的关注始终认为他们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模拟法庭,却不知,当他们走进了学校为他们准备好的房间时,关注就已经摆在了他们这边。
第一轮投票,选择嫌疑人有罪的,十一票,只有杨以辰饰演的八号陪审员选择了投出无罪票。
原版本中的何冰,演的着实不错,除了几次突然没有压制住的怒火表演的有些突兀之外,从头到尾演绎的都非常到位,很棒,不得不说,华夏很多名气并不是很大的中年男女演员,其对角色的把握和自身的演技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伴随着整个产业的昂扬向上,好演员们必将拥有着更广阔的舞台。
这样的十二位演员坐在一起,无论是经验还是水平,那都是最顶级的,即便有些稍差一点,在大家的带动下,也都进入到最佳状态。
现场机位很多,这样的拍摄,更多时候需要好的状态延续,这就考验摄制组的水准。怎么才能处于一直拍摄的状态,彼此之间还不会穿帮,一段戏按照杨以辰的要求就是连着来,然后看效果。有穿帮的地方再进行补拍,到时几个人补拍,另外的人帮着看状态,如果表演的状态跟整段戏有不搭的地方马上调整,还好这些人基本都把自己的角色吃透了。戏份最多的杨以辰和陈到明,也都用强大的专业素养,将大段大段的台词都背了下来。
他们越是如此,旁边的演员就越不愿意出错,压力反而越大,需要表演的专注更强。
镜头里的主角不是你,也不需要管自己在镜头里是什么位置,甚至都不需要去找镜头,大家奉行一个策略,那就是全程都让自己处于角色的状态。没有一丝一毫的走神,无论镜头是不是在拍摄自己,都不应该露出一点点不符合角色特点的表情。
没有分毫的游离,全神贯注的沉浸在角色之中,放佛此刻我们不是在拍戏,我们就是这十二个陪审员,我们就在用自己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看一桩被社会舆论关注度极高的案件,我们怎么看?用我们不太多的法律知识来判定这起案子。
整个大逻辑说得通,你要让这群人去推定嫌疑人有罪,让他们拿出无数的法律条款和证据来。那是扯淡,他们也做不到,可要如本部戏的核心——在已经完全证据链完整的情况下,我们去在鸡蛋里挑骨头。要的就是无罪推定的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空隙可以钻,那这些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就有了作用,他们很多时候能够看到法院看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微小的地方。就是杨以辰饰演的监察官,希望从市井中看到的,因为他们的看法就是老百姓的看法,能够改变他们的思维逻辑,就能让广大的民众服气、认可,至于是否能够影响到司法机关对这个案子的判定,那就只能是剧情中大家刚进来的状态——我们就是走个过场,举个手表个决,也就过去了。
饰演一个成熟的男人,三十几岁,对于杨以辰而言,早已是手拿把掐,观众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担忧,从他出道增肥故意弄出凶相来饰演了一个最帅的刘华强之后,这几年就没少演中年男子,《亲爱的》、《飓风营救》,都让他品尝足了从三十几岁父亲到四十几岁父亲的角色体验。
作为一名实际身份为监察官的家长陪审员,杨以辰饰演的角色显然是在正规的法庭上,受到了规则的限制,无法进行全面的剖析解释探究,他手头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最开始杨以辰想这个角色的目的,就是来放松一下心情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他才会显得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为他接触的是真正不容有任何错误、哪怕一点点迟疑都不能有的地方,换个地方换个心情换个思路,他显得就格外轻松,在旁人眼中他也就格外的矫情,你怎么总是喜欢钻牛角尖问一些不着四六的问题呢?
证据链都摆在这,几乎可以算是铁案了,那又何必在这里争论呢?你就跟着我们大家一样,举手投票,然后带着孩子回家吃饭多好,何必呢?何必在这较真呢,我们较真有什么意义吗?我们说的话有人听吗?得过且过就得了,讨论什么,真以为我们讨论出一个子午卯酉来就能改变那个年轻嫌疑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