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2 / 2)
这首只有短短两行的小诗,在前世1980年《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迎着困难勇于向上的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寓意着即使困难如黑夜一般降临,但自己被黑暗所赐予的眼睛却能够突破黑暗的界限,寻找自己内心所渴求的光明。这里的光明可以是任何美好的事物,美丽的风景,真挚的情感,成功或者梦想。
“好诗,好诗!”欧阳华连声叫道,短短的两行句子,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诗歌,但是从中表达出来的深刻意味却不可小觑,深入人心,直抒胸臆。”欧阳华的眼睛中掺杂着喜悦、激动和几近疯狂的赞赏之情。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想象,很简单的词句却包含了太多的哲理和感悟,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太妙了,太妙了!”
裴佩和罗成好久都没看到过欧阳老师这么激动了,这是发自内心的,难以言喻的激动心情,或许连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诗词都没能有这么疯狂吧。要知道,欧阳华老师是一个嗜诗如命的人,他这个年纪在大学除了每个礼拜很少但是座无虚席的几节公开课,剩下的时间也都是用来创作的,可以说诗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当他发现特别好,能打动他的诗歌,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好好研究、推荐,生命中诗一样的品性情怀让他有了不一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而刚才表情夸张的罗成,在重新回味了这两行句子之后,脸上也不像刚开始那样自然了。就算是在文学社待了两年,罗成依然无法完全领悟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太过深刻,太过宽泛了,你可以说这是在批判,是在歌颂,是在励志。总之各种各样的情怀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罗成右手紧紧地握成了一个拳,他再次撇了撇身边这个不起眼的男生,眼中越发的不可思议。短短时间就能写出这么有深意的诗歌,无法想象!竟然连大师级人物欧阳华都为之惊叹,罗成还能清楚的记得,刚才欧阳华对他的评价惜字若金,平平几语:“嗯,不错,还有待努力。”
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在罗成的心里萌生,与他内心那极大的优越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己明明才是欧阳华的亲传弟子,深得他的指教,写出来的诗也被他一带而过。而这个苏晨先前好像还和恩师有些矛盾,但是此刻却能得到自己恩师如此的赞赏。恍惚见,自己似乎被渐渐的贬低了。而刚才自己还那样夸张的嘲笑苏晨,而现在。这种巨大的落差感真的快要让他抬不起头了。
在心里再次念了两句,罗成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输了,两首歌词相差的太多了,那种感觉是无法比拟的,集成了太多的东西。但是他却没有虚心谦敛,反而看向苏晨的目光更加嫉恨、怨毒。
过了好久,欧阳华双手有些颤抖地拿着那张纸才渐渐地平定了些。然后略过裴佩和罗成,注视着苏晨:“小伙子,你真是个天才,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给我内心最为震撼的一首诗歌了!”
苏晨愣了愣,他隐隐能看见欧阳老头,眼睛已经激动的挤出了两滴湿润,在这个终生治学的老头身上显得格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