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轻如烟2(2 / 2)
看来献王对云袖应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放心,想借此来彻底拉拢云袖。而云袖刚刚气息的转变应是对此事的不赞同,他或许是有自己的考虑,或许是考虑了她的感受。心知她不喜这些繁容,在此事之上,两方应尚未达成一致,不过献王也应充分考虑了云袖这位幕僚的重要性,并不一意孤行。不过却也希望能成此事。所以才有现在的一出,不知这萧雪是看出了献王的想法还是自己做主提起此事,反正献王乐见其成,他当面问郑莞,一是觉得他的身份不容人拒绝,二是觉得这样当众相询,不好让人回绝。 现下郑莞若不应,便是驳了献王的面子,若是应了,只会是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此事也不难应付,就看怎么说,重点是要找个好理由,既能给献王留着面子,又能达到她的目的,至于后续有什么麻烦,那只能留着给云袖去想。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他们看扁了,将她作为云袖的软肋,这样也可防止他们将争权夺位之事的心计动到她头上,她可不打算掺进乱局中。
郑莞盈盈跪地,清悦之声不卑不亢,“殿下厚爱,民女山野村人,难登大堂,诚蒙云大哥不弃携手,心内已无他愿。民女无大德,但知流言可畏,恋幕云大哥,本只一份无关荣华的真切之情,可若今日应了殿下此事,不说世人如何想,但在民女心中已觉对不起云大哥的一番真情,更不想令云大哥为人诟病半丝。且民女出生乡野,亦辱没皇家之威,连坐殿下不实之罪,干扰殿下为民之举。如此种种,民女不敢也不能应殿下好意,万望殿下成全民女的一番赤子之情。”
郑莞此番话,前半是说情,虽未曾见过献王,但献王风雅的喜好倒是世人可知一二,以一份真情凭添容华,倒是大煞风景,不过这一点不足以覆灭献王雄心之下的执着。所以,后半的话是说理,这出生乡野,只是说她并非官宦之女,不配一步登天梯,且从他们对她的称呼来说,估计是已从云袖那儿知道了她的名字,也已经摸了她的底,她儿时通缉之事恐怕早就记录在案,她这样的身份若是被揭穿,势必影响宗室声誉,更直接的就是影响他献王自己的前途。
当然,他可能会帮她洗底。但若真有人以此造事,也并非不可能,且当年的事情在凤仪城恐怕也引起不小的动静,虽然如今面目全非,献王可以帮着她矢口否认,但是朝堂之事,很多时候不需要事实,一阵看不见的风可以刮倒一棵参天大树。这些利害献王不可能不知道,但比起现下拉拢云袖或者说是他觉得云袖离他不够近所以要缩短这距离,郑莞的事情就显得更加重要罢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中第一重要的是疑或不疑,第二重要的是用或不用。但献王对于云袖似乎更在这个“用”的范围之上,他是想完全掌握云袖,这也侧面反应了他的“疑”,并非“不疑”,唯恐他日云袖弃他而去,改投他人。
如此一来,郑莞上述所讲的理由虽然简单,但也正是云袖不能对献王说的理由。
大凡上位者,才者,若不能为已所用,只得除之。
云袖恐献王怀疑,所以不能说,但她这个乡野之女却可肆无忌惮。
只是郑莞更想到,云袖大智,当真会为如此的献王谋夺天下?禁不住在此刻,随着献王伸出来扶她起身的手,她抬起眼睑。
眼前的这个男子约四十来岁,英俊威武、长年浸淫在王室贵气之下,使他举手投足间魅力十足,深邃的眼睛中是凌驾在他人之上的气势,不容亵渎与反抗。
不过,在郑莞看来,他的身上少了一种王者之气,那一种包容与倨傲的结合体,应是高高在上、不容亵渎,同时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有容乃大”,若是以此来评说王者风范,献王便是少了一些“容”,而无容者不作大。由此,郑莞不由得怀疑难道献王就是云袖所选?她下意识地瞥向云袖,只见他亦看她,眼中极快闪过一道唯只她可以看见的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