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援助苏丹(1 / 2)
“祝贺祖国的运动员们取得这次不错的成绩,不要误会,我不是过来帮你们庆祝,我们苏联就是世界第一,现在不是未来也一定会是。像是这次的成绩以后成为我们国家的常态,竞技体育没有第二,以后的总金牌榜第一只能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我们苏联!”要说满嘴跑火车,整个苏联都没有谢洛夫厉害,他吹嘘的方式也非常特别,不是证明对运动员成绩的宣扬,从侧面显示整个苏联的强大,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当然是有理由高兴的,谢洛夫核算之后小赚了三百万,没有白白行动一次。同时让美国品尝一次失败的滋味,从今天开始一个小道消息将在意大利流传,谢洛夫曾经向美国驻意大利大使发出挑战,而美国大使没有接招。这当然不会给美国带来一些实际损失,但奥运会的金牌榜也显示一个国家的实力,这点却是不争的事实。体育强国往往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相关,这点没有国家会否认。
如果有人质疑这一点,意大利人首先就不干了,因为在苏联和美国之后,罗马奥运会意大利的金牌榜排名第三,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意大利这次的奥运会举办的都相当成功。
取得了双赢的谢洛夫,招待这些苏联的运动员找了一个酒店庆祝,只要意大利有的东西全部让这些运动员尽兴,同时拍着胸脯保证已经找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去休假,希望未来的比赛中再创辉煌。
至于美国人会怎么评价这次失败,谢洛夫又不会去看,只有胜利者可以享受喜悦,谁会管失败者自己心里面怎么想。如何有一天美国输掉了和苏联的全方位竞争,到时候谢洛夫大可以踩在美国人的尸体上,来论证两百年来美国政府就是一群混日子的白痴,整个国家就是资本家的奴隶,只不过占着地理位置的好处没有受到打击。到时候随便他怎么往美国人的脑袋上扣屎盆子,不会有一个国家出来替美国人说话。甚至连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也会跳出来证明谢洛夫说得对。
这次意大利之行也可以收尾了,所有的合同都已经敲定,克格勃在意大利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强,这次在意大利豁出血本的谢洛夫。至少帮助意大利政府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白来的,只要谢列平开始裁撤克格勃的特工,谢洛夫就会把那些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克格勃干部送到意大利,担任这些工厂的干部。
很公平对不对?至少意大利的轻工业也有不少东西是克格勃感兴趣的。同样一个电风扇,意大利的产品省电还无声,苏联制造出来的有噪声还费电,那当然应该好好和意大利人学习学习,为了防止意大利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不教自己,派过来一些特工以防后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能交换最好,达不成协议可以偷嘛……
在明斯克火车站,谢洛夫和瓦莉娅吻别。对着妻子身后的一排女特工点点头,得到了正面的回应,整理好衣襟的谢洛夫目送妻子转道基辅。不得不说苏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必须要革新了,至少欧洲部分应该要想办法研究出来新型的建筑模式。不然这种路况迟早会耽误苏联的强大,苏联的发展很大的受制于寒带的地理条件,这点谢洛夫必须承认。
全国八成以上的国土都存在冻土带,像是西伯利亚那种漫长的冬天,苏联一半的国土都是那样。这种国土上首先要建立公路网络就成本大的不像话,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只需要经历过一个四季轮替,第二年就和泥泞的土路没有区别。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一点都不现实。苏联一直在修建铁路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不断对国内的铁路进行升级,苏联的铁路电气化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走在美国前面,但仍然改变不了物流不畅的劣势。
至少苏联的欧洲部分还是应该推进公路网的建设。但是亚洲方面高速公路网只能成为铁路的补充,像是中亚、远东和贝加尔湖附近建成局域的高速网络,依托西伯利亚铁路保持物流的通畅。
建筑方面也受到气候的影响,越往北建设的高楼墙体越厚,五零墙都可能因为骤然的寒冬被冻裂,这其中的成本巨大。如果苏联开放户籍制度。西伯利亚的苏联人口能在几十年时间跑到欧洲来再也不回去,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西伯利亚被别的国家占领,谢洛夫上辈子本身就是东北人,还不知道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在负增长么?能自由迁徙的话,谁愿意呆在这么寒冷的地方熬日子?
好像从今年开始,谢洛夫独自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次数一下子多了不少,以前他还在嘲笑谢列平,说谢列平就差把家安在赫鲁晓夫办公室的旁边了,没想到现在他也变得差不多。克格勃是最经常进入克里姆林宫的部门,各种各样的报告通过克格勃交到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面,谢洛夫要向赫鲁晓夫报告意大利的情况,自然不能避免这一关。
“总体而言,我们利用新颖的设计打开了意大利的防线,未来的意大利很有可能成为南斯拉夫那样的国家,事实上和我六年前在意大利的时候相比,在我们和美国人中间骑墙的声音就大了不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还是我们和美国对峙的最前线,想要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十分的不容易,瓦解掉美国的欧洲防线并不容易。”谢洛夫拿着和意大利签署的轻工业、造船业和通讯业合同,逐一让赫鲁晓夫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