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军民分工(2 / 2)
见王永光问洪承畴说:“下官对此事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说汉武帝时为了表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战功,汉武帝下旨将河西分为武威和张掖两郡,后来又增加了酒泉和敦煌两郡,这四郡成为镇守西域的重镇。在四郡之西又在险要处设立两处雄关,北面的叫玉门关南面的叫阳关,王大人开始提到‘春风不渡玉门关’的诗句,想必也知道‘劝军更别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以马将军所说现在不但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且阳关和玉门关附近都没有人。”
王永光听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洪承畴继续说到:“朝代的更替使地名有了变迁,汉代的武威就是现在的凉州,而张掖现在叫甘州,酒泉就是现在的肃州,敦煌也就是现在的沙州,也许具体城池有些变化但大致位置差不了多少。本来玉门关在沙州之西北阳关在沙州之西南,是过往行人的必经之地,但后来现了一条路可以不从阳关和玉门关过,而是从沙州东北方向的瓜州过,渡过疏勒河后向西北过星星峡经哈密到吐鲁番。”
王永光问:“既然有了近路肯定就没有人走远路,玉门关岂不是没有作用了?”
洪承畴说:“人是会变通的,宋之时人们将关卡设在瓜州,所以后来的瓜州人又称瓜州的关为玉门关,只是阳关是彻底没有人再提起。倒不是说从瓜州过要近一些,而是走新路不容易迷路走着放心,因为沙州以东就是茫茫一片的大戈壁,人进去了没法找到方向,总不能老看以前的驼马粪便做指路物吧?而且大戈壁里面还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害人,所以大家就走新路放弃老路了,加上宋之后被异族占领道路不通,也就没有人记得起这些。”
陕西巡抚见洪承畴说得有条有理,不禁说道:“洪大人是内地人但说起西北之事却如数家珍,让我这个陕西巡抚汗颜啊,看来朝廷是让马将军到瓜州一带主管进攻,要把几千里长城的防守交给我,这担子也太重了些我怕担不起来。我看还是先由马将军统一调配,等时机成熟后在攻守分家,反正现在外面也没有什么敌人让马将军打,这些年来南面的藏人、东边的畏兀儿人还有北边的瓦喇人都很本份。”
王永光说:“做好了再移交那是自然,马将军应该将陕西的防守要害给地方军队交代清楚,等地方军队能够防守得住再放手专心进攻。到最后要做到野战军不管守城,防守军不管进攻军队不管民事,大家平时互相监督战时互相配合。我这次来还有个重要事务就是关于那些死刑犯的事,不知道马将军这一年来是怎么安排他们的?皇上亲口说让你写一个文书给他看,内地很多地方想从你这里学点经验看能不能找一些专门的人做农活。”
马世龙说:“陕西的防守主要应该是防守北边的蒙古人,东边的畏兀儿人没听说有什么大势力会对大明不利,假如蒙古人要南下有三个地方位置比较突出容易受攻击。一是灵州城以北的宁夏城,万历年间生过叛乱但城防坚固,只要有一定的守军扼守住险要处应该没有问题。二是凉州城以北的镇番卫,三面都是沙漠没有可防之处易攻难守,不过敌人攻下来作用不大可以作侦察之地战时将兵力收回凉州。”
陕西巡抚问:“那还有第三呢?”
马世龙说:“第三就是肃州城西的嘉峪关了,蒙古人如果和朶甘或者乌斯藏的藏人勾结在一起的话,从甘州到肃州这一狭长地带就很容易被人切断,真这样的话我大明向西的路就会完全被封死。不过本将既然受命防守嘉峪关,现在又受命领玉门将军,这守住西大门并向西再向西的策略不会改变,到时候我们攻守配合应该没有问题。王大人开始说皇上对那些死刑犯很关心,我现在把他们用在沙州瓜州附近很有用,内地要想仿照恐怕不行。”
王永光问:“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些人做的事内地百姓做不了?”
马世龙说:“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情况,内地百姓多种粮食但本地气候不适合种粮食,所以我想让他们专门放牧养马。瓜州之所以叫瓜州是因为那地方早晚温差大特别适合种瓜,种出来的瓜又大又甜很好吃,但种粮食恐怕不会有收获。既然开始已经说了今后军不管民事,如果那批人要我管理我就让他们养马,这里的水草好养出来的马比蒙古人的马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要把他们一同给地方官府,那就由巡抚大人去安排。”
孙传庭是随同来的参谋,这时候他说:“马将军说在此养马确实是高见,下官见书上说过当年赤斤蒙古的领就给朝廷进献了很多好马,当时的太祖皇帝还大加赏赐。赤斤蒙古以前就生活在沙州和瓜州一带,可见那地方确实适合养马,不过听说朝廷有些新品种粮食作物,到时候在空闲地方也可以试一试。这些栽种出来的粮食在平时也许不算什么,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能帮上大忙的。”
马世龙惊讶道:“看不出来一个监军一个参谋都对此地这么了解,那我就更放心了,今后我们团结一致好好合作,争取把西北军区搞成最好的军区,让皇上放心也让朝中各位大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