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1 / 2)
对于谈判,冯云山自然是乐意的。
这次反击英、荷、葡、土几国的联合远征军侵华,除了缴获14艘军舰(尤其是那两艘战列舰)、数十艘运兵船和500多万英镑的现金之外,还俘虏了8600多名俘虏。对于这些俘虏,冯云山一直盼望着,能再次发笔财,毕竟,早在他还是太平圣国圣王的时候,就已经将俘虏的六百来名英军以人均400银元的价格弄来一笔赎金,如今虽然中华帝国早已经不像当初的太平圣国那般贫穷,但谁还嫌弃钱多呢?
不过,冯云山却也没有吩咐手下对这帮侵华的俘虏给予特别优待,除了让一些医学院的学生抱着试验小白鼠的态度对部分受伤的俘虏进行了人道主义地救治之外,其他的一概置之不理,于是乎,8600多名俘虏在经过将近三个月之后,少了一千来人。而当初负责俘虏事宜的副总参谋长毛奇认为,适当的饥饿会让这些俘虏更好地活下去,于是这些俘虏从一开始便一天吃一顿,隔天吃两顿的,眼巴巴地盼望着大英帝国早日派人来将自己领回去。
得知英国方面提出要谈判,冯云山才意识到还关押着一批财富在广州城郊,这才引起重视,派人去救治这些圣元——西洋俘虏。
半个月后。
圣京城的太平门城楼上,中华帝国的红底黄星大旗猎猎飘扬。城门之下不远处的玄武湖畔,更是一步三岗,密密麻麻地身着浅灰色军服的讨虏军士兵整整齐齐地占在道路两边,一路排开,足足有数千人。
一阵激昂的军乐声中,在两个军乐队的前导下,中华帝国的2500名官兵,分成5个纵队,每队500人,浩浩荡荡地从太平门出来。出了城门,纵队阵型一展,变为整齐方阵,更添气势。
首先是500名皇家御林军组成的方阵,由刘胜邦亲自带队,迈着整齐的正步,走向城外玄武湖畔的阅武台下的广场。接下来的500名步兵组成的方阵,随即是500名炮兵方阵和500名海军方阵、200名黄浦军校学员和200名各地船政局学员以及100名在役的军官代表组成的500人方阵,五支士兵方阵的后面,则是数十名总参谋部参谋们以及各机器制造总局的员工代表。
最后则是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左宗棠,以及外务部部长吴如孝两人,乘坐一驾无车厢的平板敞篷马车,由四匹高大的西洋骏马,加上四名分别是英国、葡萄牙、荷兰、奥斯曼土耳其的俘虏作为御者,缓缓出了太平城门,来到阅武台面前。
而阅武台下的两边,分别站着两排人马,均是各200人。每排的前面一列,均双手被反绑着跪在地上,竟然是100名上次战争中的英荷葡土四国俘虏,均是骨瘦如柴一般,形同乞丐;而后面一列,却是此次参战立下大功的讨虏军士兵,手握清一色的帝国最为先进的夏普斯M1859型步枪,威风凛凛。
阅武台广场的两边街巷里,甚至旁边一座叫九华山的土坡之上、街道的房顶上、四周的树梢上,都爬满了闻讯赶来围观的圣京城内百姓,想必是因为阅武台广场四周已经站满了讨虏军岗哨警戒,只得舍近求远地看热闹。
他们都知道,今天是万里之外的西洋英夷国前来中华帝国求和,承认战败并请求通过谈判解决战后问题。
三声炮响之后,广场一侧的数百讨虏军士兵散开,露出一队洋人出现在广场的一角。这百余名西洋士兵护卫着十余人,慢慢走到广场中央位置,正对于阅武台下。
为首的两人,正是英国前任首相、第15任德比伯爵爱德华.亨利.斯坦利,以及再次就任英国驻华全权特使包令爵士,这两人分别为正副和谈,两人率领英国及其他三国的谈判代表团,趁着印度洋的季风,乘坐速度最快的飞剪船,急匆匆地赶到东方,便提出谈判。
英国的谈判正使德比伯爵,脸色有些铁青,很显然,他对中华帝国搞出来的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谈判仪式很是不满,嘴巴一直嘟哝着什么,但无人理会他。因为这个时候,一曲宏亮的讨虏军军歌已经吹响:“......把我们的怒火,喷向满清鞑子敌人!汉家儿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德比伯爵很是恼火。他自然明白这是对方摆出阵势向向自己为首的谈判代表团宣扬强大的军力,展示他们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嘲讽甚至羞辱大英帝国。他极度不满,但又强自忍住,毕竟眼前的事实是,大英帝国远征军全军覆没了,并且,还有近万名俘虏在对方手中,无论是英国各大城市的游行示威的人群,还是充斥欧洲的那些报纸的舆论压力,都迫使英国女王和议会都纷纷表态要全力将这些可怜的俘虏接回本土。因此,他必须要克制自己,哪怕是忍气吞声,也要和谈成功,将那些俘虏接回。
德比伯爵还在恼火地胡思乱想着,军歌已经停止了。
广场两边,数名强壮的讨虏军士兵走过来,将德比伯爵和他的副手驻华全权特使包令爵士,“请”到了阅武台上。
阅武台上,左宗棠、吴如孝两人当中而立,身后是数十名前来观礼的中华帝国官员,特别是数名青藏、蒙古、朝鲜、安南等地的本土官员,以及日本、暹罗、缅甸、锡克的使者或是代表,脸上或是神情严肃,或是骄傲自豪,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