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刘长佑的怪胎儿子(2 / 2)
但仅仅是这样,也就是初始的状态而已。朝廷既然要加大内阁对国家的干预,便是想通过官府的作用,引导各行各业纵深发展——父亲你别这么吃惊——这个词还是我从报纸上看来的。
就从工商业来说吧。如今帝国的疆域虽然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但享用核心利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汉人,商品的需求,因为有海外殖民地以及帝国强大起来的缘故,虽然显著越来越大,最紧要的,还是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生产却并没有急速扩大。这一点,可能就是陛下希望你们这些新上任的内阁委员们要做的事情。”
刘长佑有些吃惊,自己的这个排行第三的儿子还真是个怪胎,虽然才19岁年纪,却真如他说的那样,熟读各种杂书,其中最多的便是工业和商业流通类的书籍,甚至连学业也不上了,偷偷在外开办所谓的实业——代销店——来。今天说的这番话,让刘长佑还真是有些触动,他何尝不清楚,这次陛下将曾观澜这个内阁总理换下去,而将在全国范围内改革最彻底、施政最大胆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定为内阁委员为首之人,领着他们这些太平圣国的老部下组成新的内阁,目的自然是进一步推进帝国的发展。
这不正是自己儿子所说的,加大内阁对帝国政务的掌控和干预,引导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商业等实业更为发展么。
见儿子说的有理,刘长佑也忘记了生气,点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小兔崽子,你还真有点谱啊。那你倒是说说,这工商业如今已经有这么大的发展了,还需要怎么推进?”
刘思谦不假思索地道:“很简单。工商业工商业,不是从工业就是从商业入手,通俗点讲,就是分别从生产和市场两个角度来发展。刚才我说了,如今帝国疆土扩张,人口也众多,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听说连印度和美洲的市场都打开了,因此,市场方面不是重点,那么重点就是货品的生产。
我中华帝国自古便是个农耕大国,正是有父亲您这种官员,培育了一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了头朝黄土背朝天的乡农,正好当初太平圣国和帝国成立的时候给众多的乡农分配了田地,加上帝国的好政策和圣肥的推广使用,乡民守着几亩地,虽然还是有些穷,但都能填报肚子了,没人愿意背井离乡离开几亩田地外出做工,这样便造成像书本上说的那样,城市的工业缺少劳动力,进而影响货品的生产。
因此,从这方面说,父亲的这次内阁的主要改革任务之一,应该就包含这一项,想办法将死守几亩田地的乡村多余劳动力给逼出来也好,哄骗出来也好,进城到工厂里做工,促进工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