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 111 章(2 / 2)
等到店门一开,文氏就进门买到了一丈棉胚布,拿到手里仔细一看,就发现这布确如传言那样,“果真是光滑平整、紧实致密,是耐穿耐磨的上好布匹!”
就算当下世道说得上一句天下太平,但无论何时,贫富差距都是存在的,像余阿大一家这样需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过活的贫民,城里、乡下都有,且数目不少。
贫民之外,又有更多比贫民过得稍好些,精打细算之下不至于挨饿受冻的平民,这两者加起来便占了这天下万民的八成了。
而这天下万民的八成,都是杨绦的织云纺织厂所出的大匹棉胚布的潜在顾客。
……
织云纺织厂的大匹棉胚布,是(半)机织布,几乎摒弃了手工织布的不稳定性。
轻易就能纺出双股线、捻度大的优质棉纱,织出紧实致密的布匹。
然而质量的优异,却并未增加人力等成本,反而比原先的效率提升了数倍至数十倍。
所以杨绦还能在价钱上做出让步。
如此一来,织云纺织厂出产的格外物美价廉的大匹棉胚布,一经销售自然卖的火爆!
布匹上市才过去一个月,在杭州城内袁氏布店的三家分店的销量,就超过了口碑远播的每季新款布匹。
到六月结束的时候,在府城之外的杭州府辖下每个州县,袁氏布店就都已有了一家分店。
而且在杭州府之外,浙江下的温州府、处州府、台州府、衢州府、金华府、严州府、绍兴府、宁波府、湖州府和嘉兴府,这些府的府城也都已开设了一家分店。
还不止如此,在毗邻杭州府且又繁华的嘉兴府、湖州府和绍兴府,在三府的府城所在地之外的其他富庶县的县城,也都开设起了一家分店。
如此一来,袁宁就算是初步完成了今年的目标——布局整个浙江市场。
下半年时,袁宁只需再在温州、处州、台州、衢州、金华、严州和宁波这些府,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细布局,即在府城之外的其余富庶州县,也开设一家分店,就算是完美完成了今年的目标。
按照上半年的开设分店速度,下半年甚至还能留下来两三个月,稳固调理一番已布局好的浙江市场。
袁宁这样快速的扩张、开设分店,是把之前几年赚的钱全都投进去了!布市上其他布行布庄的管事人看着是心惊胆战,只说袁宁实在太浮躁冒进了。
袁宁今年也就是三十来岁的年纪,和商场上那些老奸商相比,可不还是年轻人嘛?年轻人难免被说年轻气盛,沉不住气,做事不够沉稳。
虽然事实上,在杨绦和袁宁两人之间的生意合作这事上,更惊世骇俗、更让人震惊的其实是杨绦,但因为杨绦有意低调,加上他又只有一个纺织厂,看着不起眼。不像袁宁那样,短短半年就开了近三十家分店,袁氏布店在浙江竟似有遍地开花之势,高调得很!
所以倒是袁宁在外面被议论得厉害,都在等着看袁氏布店因走得太快而摔倒,爬不起来的下场。
袁宁投入的原始资金确实是很大的一笔,几乎掏空了他所有家底,但开设起来的袁氏布店各分店,在后续经营上的状况确是很好的。
有杨绦的织云纺织厂出产的大匹棉胚布做噱头,销售火爆、利润不小,没有布匹积压、很快就回笼了资金。再又带动了分店中的寻常布匹的售卖,这方面的利润虽是细水长流、不显山不露水,却正说明了根基也是稳的。
加上袁宁用人得当,经营状况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衣食住行,布匹是百姓生活的刚需品,布匹生意只要进货渠道稳定、布匹质量不差,就不会做不下去。
所以,袁氏布店虽然扩张很快——快得让人心惊,但只要袁宁撑过了初期时候不出大差错,以后的生意就只会越来越好做。
一旦他在江南的市场布局完毕,连成了网,那到时的生意就算是随便做一做,也会有滚滚利润进账来!
袁宁开设分店、铺设渠道的速度如此快,于杨绦来说,也是一件很让他高兴的事情。
袁氏布店在各地开设的分店越多,市场就越大,杨绦的织云纺织厂的布匹销路就越广,他就只管卯着劲增加机器数量,放开手脚去织布,不用害怕布匹积压。
同样是到六月结束的时候,杨绦和袁宁在一次碰头时,与袁宁总结了纺织厂如今的产能。
“……因纱作每月纺出的纱线量,越来越远大于织作每月织布所需量,所以之后在织机和纺纱机的数量上进行了调整,到现在六月结束为止,有织机:一百八十台,有纺纱机:一百四十台。”
“在每月的布匹数量方面,一架织机每月可织十来(大)匹,那七月份时一百八十台织机就可织大约一千八百(大)匹布。也就是相当于布市上寻常布匹:约三千六百匹。”
一大匹布的利润在一两银子左右,一千八百大匹,那七月份账面上的利润就是:大约一千八百两银子!
按照一两银子约为后世一千元来算,杨绦在即将到来的七月,账面利润应该能达到:一百八十万元!
杨绦心里琢磨着:‘终于有些成就感了,准备蛰伏了这么些年,总算是初步窥见了一丝成功的影子。不容易啊,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