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近乡情怯(2 / 2)
“师兄你呢?”亥言又扭头问武松道。
“金兵中披重甲者不少,但却有被利刀劈开的,从刀口来看,应该是陌刀一类的重器。”武松道,“不过,我曾听一位身怀绝艺的铁匠兄弟说过,陌刀造价不菲,绝非一般的兵器。”
亥言听罢满意地点了点,“让二位当世高手来干这仵作的勾当,也真是难为二位了,小僧先谢过了。”
“行了,别耍贫嘴了。”武松道,“快说你的。”
“遵命,师兄。”亥言连忙收起了调皮样,“我方才仔细数过,此处金兵的尸首不下三百。”
“然后呢?”武松问道。
“能击杀三百金兵,而且还有配有神臂弓和陌刀这般重器,这支宋军绝非一般的义军,应该是一支千人以上的精锐之师,堪比岳飞的背嵬军。”亥言做了总结陈词。
“可岳兄弟已领军去了开德府,这支精锐之师又是从何而来呢?”武松道。
“不知道。”亥言摇了摇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什么?”武松问道。
“率队击杀金兵者,定是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之人。”亥言接着道。
“何以见得?”柳如烟也问道。
“如今黄河以北,敢奔袭金军的,除了宗帅麾下,试问还有何人?”亥言道,“康王手握重兵,却依然畏金如虎,可见胆识并非人人都有。”
“那谋略呢?”柳如烟接着问道。
亥言接着道:“小僧方才除了细数金人尸首,还察看了一下地形。此处山高林密,道路在两山之间陡然变仄,正是伏击金兵的绝佳之地,可见领军之人深谙兵法。”
“连兵法也懂,小师父你平日是念经还是看兵书去了?”翠荷终于忍不住了。
“嘿嘿。”亥言乐了,“不瞒二位,那册《种兵纪要》我闲时曾翻看过,略懂皮毛而已。”
亥言提起兵书,却让武松突然想起了一人。
“你说会不会是那位李彦仙,李校尉?”武松向着亥言道。
亥言眼睛一亮,“对啊,还真有可能。”
“二位所言是何人?”柳如烟看着武松和亥言猛然醒悟的样子,却是不明就里。
“哦,妹子,只是一位萍水相逢的宋军将官。”武松忙道,“当日就觉得此人颇有韬略,眼下正好想起了。”
“难道此人就在附近?”
“不知。”武松摇了摇头,“当日在洛阳一别,之后也再无消息。不过,以李校尉的一腔抱负,他应该会聚兵抗金。”
“倘若真是李校尉率兵所为,那师兄你也算是慧眼识珠。”亥言道,“简直比你那刀法还准。”
“我若识人不准,早把你丢下了。”武松知道亥言又准备斗嘴了,也不客气,“换了旁人,怕是早就被你气死了。”
“夸你也成罪过了。”亥言小嘴一撅,“哎,如今的师兄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说着,亥言晃着脑袋,双手一背,晃悠悠地走走。
看着这一大一小,柳如烟也忍不住乐了。她和二人相处了这几日才发现,这对和尚全无出家人该有的矜持,尤其是这个小和尚,时而语锋犀利,时而又古灵精怪,哪像个出家人的模样。
不过如此也好,柳如烟其实原本就没把武松当作和尚。尤其是在武松于杭州州衙出手相救,二人义结金兰之后,柳如烟就已把武松视为了亲近之人。
有时她甚至觉得,能与武松相识是上天赐予的缘份,也是这乱世之中的莫大的慰藉。
“小姐,他二人相互恼了吗?”翠荷突然悄声问道。
“傻丫头,你昨日和小师父拌了一路的嘴。你可曾恼了?”柳如烟道。
翠荷恍然大悟,追着亥言跑去。
离了黑虎岭,四人依旧向着终南山而去。
虽然武松和亥言心里皆觉得,李彦仙也许就在附近,但此行的目的依然是陪柳如烟回豹林谷,暂时也无暇寻访。
不过出了这段插曲之后,也提醒了众人,河东战事看似已偃旗息鼓,但实则依然杀机四伏。
不然也不会有金军出现在这一带--此处南下可直指西京洛阳,西趋则可叩关陕州,进而直逼潼关。
所以,众人一路上也更加小心谨慎,快马加鞭,直到过了陕州才稍稍放下戒备之心。
随着距离京兆府越来越近,柳如烟纵马飞驰的次数越来越多,纵是汗血宝马神骏异常,也已显出疲态。
眼看远处已是群山连绵,身边朔风呼啸,柳如烟突然勒住了坐骑--此刻,终南山已遥望可及。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叩师门。』”
柳如烟立于马上,不禁朱唇轻启,轻轻吟道。
“娘子改得妙啊!”亥言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