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包山(2 / 2)
就村里的小学,只有一个老校长和两个教育志愿者,就这样的地方,教育志愿者也呆不长。村中仅仅是有电,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的。接个手机电话还要去小山包上跑一个八百米。
对张诚来说,这个地方刚刚好,而且,张诚可没打算修路,修好路不相干的人来了怎么办,反正自己是能飞的,自己能进来是最好的。
村中一百八十七户人家,两千多亩土地,大部分还是旱地。整个的人口应该有五百九十人,实际上,张诚也就看到了二百来人的样子,剩下一大半都不在村中——这种村中没什么前途的,有能力的肯定跑掉嘛。
进了村的第一天,张诚就和村中的村支书兼任村长的以及村中的会计等几个人,商量包山的事情。
张诚给出包山的理由是,现代文明都市生活的日子过腻了,就想要这种山村田园的生活。想要包山三十年,价格好说。
村支书和会计等人,对给多少钱包山是无所谓的——现在反腐抓的正严,谁还敢伸手,反正是大家分这笔钱,作为村里头头的也不能多一份,何必讨论钱多少,还是希望村子发展起来,这才是一个村干部要做的事情,所以是希望张诚能给修一条公路,哪怕两车道的沥青公路也是可以的。
这里距离县城也就几十公里——还有一大半路上已经有乡镇级的沥青公路了,按说这个要求不算啥,可是张诚是真心的拒绝修路的。万一引来人,把这里灵气浓郁的地方当做了旅游胜地,这个村子指定借着势头发展旅游业,例如农家乐什么的,很有人喜欢这一套。
双方谈了三天都没谈拢,后来本地网上一个新闻,引起了张诚的注意,县城商品房销量大跌,很多楼盘空置率过半。
于是,张诚换了一个思路,和本地的村民们挨个谈,问问他们愿不愿去县城住楼房的。
几乎是没有不愿意的,这村里的房子大部分还是砖瓦房和少量的土房都存在的,因为本地没有煤矿,外面的煤炭运不进去,所以烧饭和取暖都是用木柴,每个星期都要去山上砍柴的,一次一个壮劳力是要背着几百斤柴火回来的,就是小孩子,偶尔也要去山上捡柴,很多家庭已经没有大人在家了。有冬天可以集体供暖的楼房谁不喜欢的。
张诚是想开了,不就不到两百户人家嘛,每家一户三四居室的楼房才多少钱,这样的十八线小城市,也就几十万一套。就算五十万一套连带装修和家具电器,两百套房子也不过是一个亿,真是毛毛雨啦。
最多再拿出一亿来,一户发给五十万现金。对于已经穷的很久的村民能不眼红。
最后张诚还是走了群众路线,答应给每家一个不少于一百平的商品房,以及每家五十万的现金——这每户按照去年的户口本计算。
换取整个村子的农田和所有的宅基地以及村子范围内平时人们去打柴的几个小山。
村里人觉得,真是赚大了,这里的山路进不去出不来的,大家都是想走,没有想进来的,从村外面娶媳妇都难。等做了城里人,孩子上学,老人就医,打工和买东西等问题都很方便了。
对张诚来说,钱的问题就不是事情。自己那个藏珍阁每年交的税务,都能买几十个这样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