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二月初,天气尚未回暖。
一辆朴素的马车不紧不慢的往前驶着,外表看去不打眼,里面也是朴素的很,里头一对姐弟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女孩儿的小脸很是黝黑,怀里的小哥儿倒是看一眼就讨人喜欢的很,大概四五来岁,长得圆滚滚的,小脸长得不错,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看上去就灵气十足。
他手里揪着一缕发丝,此刻却闭着眼睡觉。
被揪着头发的女孩儿靠着窗边,瘦削的身板往右边的窗口小洞靠去,企图遮挡些带着刀子的晚风。
女孩缓了口气,终于暂时安稳了。
赶了半个月的路,终于从戎城赶到了上京。
光瑶小心的将红木小盒子里面的书册子收拾好,这是她阿娘留给她的最后的东西,她阿娘嘱托她等阿弟五岁时带他去上京寻亲。
光瑶这才知道她阿娘死前都在念叨的人是谁。
当朝丞相赵明朗,大舜十五年的状元郎,后来更是尚公主,在边远的戎城都是美名远扬。
阿娘是戎城的烧火厨娘,寡妇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但是在戎城出了名的人缘好。
而且阿娘长得漂亮,和戎城黝黑粗糙的那些人完全不一样,脸很白,和戎城的雪一样白,眼睛也是透亮的。
光瑶记得小的时候,她也是白白的,好看的紧,有一天卧病在床的阿娘突然给了她一张面皮子,让她带上:“阿瑶,以后就用这张脸,等到阿锦找到他父亲以后才能摘下。”
自打她阿娘去世,将她阿弟托付给她照顾之时开始,她就莫名说不出来话。
但光瑶懂事的没有问,而阿娘死前看着这本书册子走的安详。
阿娘一死,光瑶就很快的安置了后事,戎城不讲究入土为安,活在风雪里,死了尸体也讲究天葬,但是光瑶还是准备了块牌匾,木头上刻着字。又分了些吃食给戎城的百姓,自小生活在这里,大家都很惋惜素娘就这么去世了。
天葬的时候光锦哭的声音都发哑,光瑶也跟着哭,姐弟俩声嘶力竭一直哭,第二日阿齐就发现光瑶说不出来话了。
光瑶哑了。
戎城风沙大,雪也大,光瑶当时才十四岁,领了个五岁多的小娃娃,在阿齐的照顾,在戎城的漫天雪沙里一步一步往上京赶。
二月二,龙抬头,上京热闹的很,闻着外面包子的香气,光瑶肚子响了几声,怀里五岁的哥儿刚刚睡醒,白嫩的小手揉了揉眼睛,等到看清他们还在马车里,才抬起头:“阿姐,我饿。”
光瑶摸摸伏光锦头,神色有些凝重,她们现在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干粮也不多,还剩三块糙饼和一大堆大麦茶。
从底下的小箱子里取出一个包裹,素锦里头包着的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干粮。
光瑶掰了一两半,一半给了光锦,一半送到了马车外面。
盘缠本就带的不多了,从戎城一路南下,花费在路上的吃食本就不少,况且关关盘点下来,打点的钱就不少了。
路上光锦还生了一场大病,光瑶没办法只能将最后几块碎银子花在买药上。
光瑶掀开前面的帘子,指了指外面,光锦看过去,外面小摊贩来来往往,人声鼎沸。
“阿姐,我们到上京了吗!”光锦一下子从伏光瑶怀里窜出,将毛茸茸的脑袋伸了出去。
“到啦,看看这就是上京。”
光瑶不能说话,说话的是阿齐。
前面赶马的是阿齐,现下大口嚼着面饼,五十多岁的人了,丝毫不见老态,一直照顾着姐弟二人。
后来阿娘去世,阿齐还留在伏家,看着姐弟俩长大,阿齐打心眼儿里心疼。
光锦很听话,小脸红彤彤的,马车速度不快,倒是风不小,光瑶担心本就着了凉的阿锦发热,招呼着光瑶把他拉进去。
摸摸光锦的额头,还有些发热,微微的还有些盗汗,可光瑶不敢给他换衣服,二月底的天还冷着,这马车里又不完全避风。
“阿姐,爹爹他会喜欢我么?”还是五岁的孩子,自小没有见过父亲,在戎城的时候就幻想过自己的父亲。
光瑶听着他询问里头的忐忑,又摸摸他的头,其实她也去很忐忑。
光锦早就习惯这般的安静,他才五岁,可早就聪明的看出阿姐眼神里的安慰。
不喜欢他和阿姐也没关系,他有阿姐就好。
“阿姐不怕,我以后一定会像大将军一样厉害,到时候保护你!”
能见到魏远那当然最好不过了。
光瑶又笑笑,光锦也跟着笑,光锦很开心,他喜欢他阿姐笑儿,因为一笑脸上就会有两个浅浅的小窝。
他和阿娘都没有。
光瑶来的早,赶上这二月二,可惜她不知道为何上京这般热闹,住不起客栈,三人就窝在马车里休息,马车里铺了好些稻草,本是喂马的,但是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光瑶带着光锦下了马车,丞相府和公主府毗邻,赵明朗作为当朝丞相,今年不过四十。和长公主琴瑟和鸣,恩爱了十多年,长公主熬不住病痛去世了。
留下二子一女,赵阳,赵嘉,和小女儿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