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两页春秋(1 / 2)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大概就是谁又能写得出分离永诀时候的难舍难分之情呢?
这篇文章名叫别赋,写的便是这别离之情。
可眼下并无别离,放到此处就显得有些突兀,并不应景。
但这字是好字。
李休低头看了许久,从头到尾一个不落的读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赞道:“好字。”
苏子瑜微微一笑,将手中笔轻轻挂上,然后道:“你可是大唐的世子,有通读天下之名。”
李休点了点头,问道:“那又如何?”
“通读天下之人夸起人来应该更加锦绣一些,好字太过简单和直白,听起来总不爽利。”
这话有些道理,李休低头想了想,说道:“真是好字。”
苏子瑜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还不错。”
“小玉山在荒州之上的地位向来特殊,你可知为何?”
李休摇摇头,说道:“不知。”
苏子瑜也不介意,解释道:“因为小玉山是专门主持公道的势力,上到五大派,下到不入流,所有不平事,小玉山都管。”
“若是遇到管不了的事情,那该如何?”
“既然管不了那就不要管,等你什么时候管得了了,再管也来得及。”
“可天下间的不平事太多,小玉山又如何管得过来?”
“管不过来,所以我们向来是走到哪里管到哪里。”
李休想了想,问道:“那我的事算不算不平事?”
苏子瑜点了点头,说道:“算!”
大唐繁荣昌盛,谈不上安分守己却也从不会去攻打外人,北地与南境的战役全部都是因为雪国和荒人的主动进攻所以才爆发的争斗。
大唐每年死去的军人数不胜数。
而万香城勾结荒人意图谋害唐国世子,这当然算得上是不平事。
“那你为何不管?”
李休又问道。
苏子瑜笑了笑,解释道:“管不了。”
这理由干脆且直白,让人一听就懂。
天下间衡量一件事是否不平的因素有很多,而对错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直白就能够判断出来的,所以小玉山管不平事很多时候都是凭借门内弟子长老的个人从而做出判断,这也是为何小玉山弟子很少的原因。
因为其门下每一个人的心性都要上佳,纯粹。
这也就导致了苏子瑜口中的不平就只是小玉山眼中的不平。
听懂了他的意思后,李休再次开口问道:“那你觉得我来这里,是不是一件不平事?”
“事出有因,乃还因果,对万香城来说算不得不平事。”苏子瑜回答道,但他的话还没有结束,而是话锋一转接着道:“但对这些一流势力来说则是一桩桩不平事。”
这话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他因为和万香城的因果从而牵扯到了其他势力,对于被牵扯到的那些人来说自然就是不平事。
李休想了想,问道:“我很好奇,当一件不平事遇见另一件不平事,小玉山会怎么做?”
这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好问题,苏子瑜也低头想了想,然后说道:“小玉山会两不相帮,或者要看先后。”
“那你会怎么做?”
“我会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那你喜欢做什么?”
“我会拦下你,仅此而已。”
苏子瑜抬着头,二人之间隔着一张长桌,视线彼此对视着。
苏子瑜做事凭喜好更多一些,李休和万香城之间的不平他管不了,但李休和这些一流势力之间的不平他可以管。
一个管不了,一个可以管,那自然就应该去做这个可以管的事情,如此比较起来似乎并不难选。
李休没有再说话,二人之间也没有太多值得说的事情。
雪无夜始终站在身后,面无表情,他与苏子瑜之间谈不上交情,但他了解苏子瑜,知晓他一定会如此选择,只要苏子瑜选了这条路,李休就注定会败在这里。
“我看过倾天策的分列唐传,也听过你在书院门前说过的那句话,四境以下你无敌,只是无敌一词本就难以衡量,比不平还要难,总归要试一试才知道。”
苏子瑜说道。
李休伸手摸了摸桌上的那张纸,巨大的太阳悬在头顶却并不会让人感到炙热,凌霄殿冬暖夏凉,他此刻站在桌前就只觉得这话很有道理,这字写的很好看。
不由得轻声问道:“如果我赢了你,要如何?”
“小玉山退出试剑大会。”
“这是应该的,算不得附加。”
苏子瑜沉默了会儿,问道:“你要如何?”
李休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还没想好,算了,打过之后再想也不迟。”
他用手轻轻的摸了摸桌上的这片别赋,眼中流露出了一抹不舍而后迈步走到了一旁。
这间小院算不上奢华,但空间很大,足够练剑和杀人。
李休不会杀人,他没见过小玉山的人,但很喜欢小玉山。长剑握在手上,他轻轻地躬了躬身子行了一礼,道:“唐国,李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