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灯下(2 / 2)
言下之意,便是会去了。
周嫣这才反应过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那明日再见。”
周嫣几乎是落荒而逃。
又是多梦的一夜。
次日早起,侍女们叽叽喳喳围着周嫣转,各色裙、纱、纤髾、衫、袄、襦等摆了一屋子,她们争先恐后的为其出谋划策。玲珑带着樱桃、醉乐、朝颜挑选簪环佩物等。
周嫣有些后悔昨日的鲁莽,万一对方只是客气的一说呢?
见她一会喜,一会忧,一副患得患失的模样,玲珑等怕她多想,忙着帮她梳洗上妆。直到打扮好了,送去王夫人处请安,周嫣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去洛河畔参加雅集?”王夫人不禁露出疑惑的神情。
“是崔家九郎君亲口邀约,女郎已经应下。”玲珑解释道。
周嫣的脸无端有些泛红。
她偷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和风日丽,晴空万里,最适合出门不过。
洛河之畔,竹林清幽,许多身着宽袍素衫,高冠博带的男子散落于翠色竹林各处。或抚琴,或对弈,或清谈,或吟诵,一派悠然自得。
一块位于曲折溪畔的青石上端坐着一名少年,年纪约十六七岁模样,修长白皙的手指正在抚弄着琴弦。阳光透过竹叶交叠的缝隙,抚摸着他如玉石雕琢而成的面容上,依恋着舍不得离去。
一曲尚未奏完,琴声已被友人大笑着打断。
“九郎似有心事,连琴声也不似平日高旷豁达,如秋水长空。这缠绵思绪莫不是被情所困?”
崔琰微微一笑,拈弦又奏一曲。指尖曲调一变,林中便是一静。
那名友人愣愣的望着他,半晌,不敢置信的用颤抖的手指指向他,说道:“没想到有生之年,竟能听九郎奏上一曲《凤求凰》。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听到你弹奏此曲。”
崔琰边奏边道:“所谓琴曲,不过是借景抒情,不一定是非要向何人表达情意。此处溪水缠绵,竹影幽凉,凤尾萧萧,恰合此曲绵绵不尽之意境。我兴致所至,便奏此曲,有何不可?”
友人依旧摇头,不解道:“怪哉,怪哉。”随即飘然而去。
崔琰并不在意,手下不停的将曲子一气呵成。
待曲子临近了尾声,顺着溪边走来两名男子,均是玉面素袍,骨秀神清,风流俊逸之辈。二人踏着木屐,大袖飘扬,翩然而至。
“不愧是九郎所奏《凤求凰》,琴艺绵绵之中带着洒脱随性。”谢恭点评道。
“多谢。”崔琰冲他微微颌首,指尖熟捻的拨下最后一根琴弦。
余音袅袅,犹在耳畔回荡。
“莫非九郎有了意中人?”刘绰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片刻后,他又自问自答道:“定是有了!”
竹林外洛河畔处传来阵阵女子银铃般的笑声,谢恭朝那处瞥了一眼,笑道:“九郎是否有意中人我不得而知,但钟意九郎之人却并不难寻。”
他话音刚落,就见一个雪白的身影从翠竹间缓缓行来。待走近时,才发现那是一名少女,约十五六岁年纪,除了乌发、翠眉、杏目、羽睫,檀口外,浑身都白得像雪。她气质高洁,容貌清丽,姿容绝伦,浑身上下真是无一处不精致。
素白纱袍中露出一双纤软柔荑,少女捧着一幅画卷,款款走到几人面前,施礼后,说道:“阿蘅这里有一副新作的《竹君图》,因众人瞧了颇有争议,便斗胆请诸位郎君品鉴。”
她边说着,如水一般的目光最终在崔琰身上定了下来。显然她已经听见崔琰弹奏此曲,并且有所行动。
多情大胆的女郎并不少见,但面对崔琰,若非本身的出身、才学、容貌都达到顶尖的程度,那是没有勇气出现在他面前的。
谢恭和刘绰都不出手接画,只是站在一旁,笑望着崔琰。
卫蘅要找的品鉴人究竟是谁,他们心里都清楚。
崔琰丢下七弦琴,弯身拾起溪水中飘来盛着酒盏的方盒,饮下杯中酒水,微微一笑,道:“既有争议,便是绘者下笔时心绪不宁,导致气韵不畅所致。女郎何不重绘一幅。你手里这张,尽可弃之。”
说着,也不顾美人脸色如何,起身向洛河畔走去。
身后谢恭高声问道:“九郎欲往何处?”
崔琰随意朝身后摆了摆手,说:“与人相约,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