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狐狸(1 / 2)
铁鹞子们是被逼投降的。
因为王霄让人把刀架在梁太后与李乾顺的脖子上,逼迫他们喝令西夏军投降。
作为西夏国主的侍卫,铁鹞子们要么是自尽,要么就是投降。
天光微亮的时候,王霄就派出了使者,带着报捷的书信一路绕过延州去往汴梁城报喜。他可信不过吕惠卿这种小人。
这次夜袭收拢了数万西夏战俘,至于那些跑掉的西夏溃兵,王霄也懒得去追捕他们。
四周都是大宋的各处城寨,他们跑不掉的。
王霄并没有就此满意,带着战俘返回延州。
而是直接驱使战俘们快速出发,沿着西夏人来时的路线直奔兴庆府而去。
他很清楚一旦错失良机,西夏人很快就会重立新主,而且辽国也会作出反应支援西夏。
这样的话只能算是大捷,却是做不到灭国。
不愿意让西夏继续拖着大宋的王霄,一路驱赶战俘们杀奔兴庆府。
他一路上还以遣知鄜延路观察处置使的名义,派出使者带着李乾顺的玉玺,龙袍,旗帜依仗通告各处城寨,要求他们出兵加入自己。
面对大宋百年未曾有过的辉煌大胜,包括折家,种家在内的众多城寨纷纷出兵出粮,追随着王霄一路狂奔冲向了兴庆府。
至于路上的粮草问题,直接就地征集。而且路上谁掉队都不会等,直接扔下。
所有的一切只为一个,那就是速度。
等到大军一路狂奔杀到兴庆府城下的时候,兴庆府内还在为了立谁为新任国主而内斗不已。
王霄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像是之前一路上攻城拔寨的时候一样,驱使那些西夏出战俘们去填城。
两天之后,城防空虚的兴庆府告破。
西夏的有生力量几乎都被带去了攻打延州,现在就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
城内的西夏皇族,文武百官几乎被王霄一网打尽。
留下了折家种家等西军驻守兴庆府,王霄则是迅速收刮全城然后离开。
他不要金银珠宝,只搜集各种档案卷宗,各种仪仗器皿,各种代表着身份的东西。
驱赶着成千上万的西夏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宫中妃嫔,宫女内侍等等,绕路南下,向着汴梁城前行。
西夏,就此亡了。
之所以绕路,是为了避开后面哼哧哼哧追赶过来的吕惠卿所部。
这次的功绩,王霄从来就没有打算跟任何人分享。
等到进了河东路,王霄就不再急着赶路了。
这里是大宋的地界,没谁会出兵来袭击他。
至于吕惠卿,现在还苦憋的在兴庆府准备应对来自辽国的威胁。
王霄可不是金兵,不会做出那些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虽然没有什么礼遇有加,可至少这些俘虏们的安全保障还是有的。
一路走走停停,接连不断的接待赵煦派来的使者。
看着赵煦写来的书信,王霄能够感受到那种狂喜与殷切期待。
年轻的赵煦或许是太过激动,太过兴奋了。他甚至在给王霄的书信里表示,要给王霄封王以酬其灭国之功。
封王什么的,王霄是不相信的。
他知道赵煦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且朝堂上的那些人,是不可能同意的。
王霄立下了灭国之功,他们早已经是妒忌发狂。还要封王?做梦去吧!
绍圣四年五月,出征一年有余的王霄,终于再次回到了汴梁城。
皇帝亲自带着百官出城迎接,御前班直与禁军们衣甲明亮,昂首挺胸做威武状。
自从大宋灭南唐之后,百多年未曾有过如此辉煌的时候了。
这一刻,他们仿佛是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荣光。
被组织起来的汴梁城百姓们载歌载舞,昂贵的布帛像是不要钱一样把道路两旁的大树都给包裹起来,整个汴梁城都是喜气洋洋。
王霄从马背上下来,快步上前向赵煦行礼。
“微臣王霄,奉命击灭叛逆。今擒西贼伪国主李氏乾顺,伪太后梁氏并众贼归来复命。”
王霄的嗓门很大,四周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还有专门大嗓门的人复述他的话,一层层的传递让整个汴梁城都听到。
赵煦兴奋的鼻头上的青春痘都泛红。
他老子,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都未曾有过如此辉煌的成就。
自从太祖太宗之后,他们赵家就再没有能拿的出手的武功来。
现在,他做到了。
不但可以名留青史,还能昂着头走进祖庙里去。
“爱卿,辛苦了。”
赵煦的话很是轻柔,哪怕是面对刘贤妃的时候都未曾如此温柔过。
去年王霄提出要出战的时候,赵煦还曾经犹豫过,甚至差点没答应。
而现在,赵煦已经是将王霄当做了自己的陈庆之。
王霄侧身,示意身后的一辆马车。
“李氏乾顺,梁氏。下车拜见官家。”
无数道目光都看向了这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