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走走过场(2 / 2)
“哦,我说的呢,看着眼熟,可以,曾家还是不错的。”祁老恍然大悟。
会议室是一个长条桌,总共五个专家,一排坐着,对面坐着几个工作人员,楚天翔直接坐在了后排,祁老回头看了楚天翔一眼,没吱声。
没有开场白,昨天那个中年男人拎着皮箱进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保安。
他打开皮箱,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扁平的青花瓷瓶,放在了几个专家的面前。
从左到右,每个专家都单独查看,自己拿起来自己再放下,边上的专家都在远观,没人上手,屋里十几个人没人说话,整个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看来这东西绝对价值不菲,每个专家都是小心上加着小心,一个专家看完,放在桌上,下一个专家再拿起来仔细研究。
等到祁老开始看的时候,老人回头看了一眼,楚天翔连忙站了起来,走到老人身边,老人看了有十分钟,然后低声说道:“天翔,你上上手。”
这是要楚天翔摸一摸底足,楚天翔长出一口气,轻轻用左手扶住瓶子,右手放在了没有挂釉的背面。
永乐大帝是明朝少有的比较进取,比较精明的皇帝,很是干了一番事业,永乐年间,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而景德镇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成为瓷都的。
这时期,是古代华夏文明最后一次大航海运动,并且从海外带回来了无数奇珍异宝,对瓷器而言,‘苏麻离青’钴料的引进,为青花瓷的色调增添了无数色彩,并最终形成风靡世界的明青花。
永乐青花瓷器在华夏瓷器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研究和欣赏价值,个个都是天价。
楚天翔又仔细看了看,有点迟疑,他轻轻放下瓷瓶,对祁老低声说道:“跟宣德的比较,胎质有点不同,硬度更高,但密度似乎有点松散。”
祁老笑了:“不错,天翔。”
“这个时期正是景德镇烧造工艺成型的时期,很多工艺都在摸索中,远不如后来的成化和宣德成熟,但这时期的胎土是最好的,所以烧造硬度更高。”
边上几位专家听着两个人的对话,都是云里雾里的,老祁说的这些也太小儿科了,对从事瓷器鉴定的人来讲,科普都算不上。
问题是那个年轻人拿手摸一摸,低头看一看就知道永乐瓷器的特点,倒是很奇怪,这小子哪儿来的?
边上的一个老者问道:“老祁,这是你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祁老现在可不敢随便跟外人再介绍楚天翔了,这小子现在是香饽饽,谁了解了谁喜欢,恨不得直接抢过来不撒手,比如京城的老张,好像楚天翔已经是他学生似的,见面就问。
他含糊地说道:“我新收的学生,啥也不懂,带过来见见世面。”
老者见祁老不愿意谈这话题,就没再问。
五位专家都在一份证明书上签字,然后跟瓷瓶放在了箱子里,至于这瓶子最终的去处,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