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南烨祝融统南中 马超兴兵报父仇(22)(2 / 2)
曹操大喜道:“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文若之谋,正是我心中所想。”笑罢遣人回书道:“你若还我长安、潼关之地,我便退兵。”
马超得书之后眉头紧锁道:“曹操要我退兵还其地,岂可答应?”
韩遂见书道:“曹操若用奸计诈和,必然爽快答应。如今索要其地,定是真心求和。有道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依我之见,曹兵渡河之后,潼关已不可守,不如还与曹操,我等退守长安。如此一来,我等得了长安,曹操得了脸面,两全其美。”
马超以为韩遂所言不错,便又命杨秋下书。曹操本是诈和,讨价还价只是为了逼真而已。这次得了回书,便教士卒搭起浮桥,作退军之意,只是故意延缓速度。
曹军假意退却,马超却不知情,只当曹操真的退兵便与韩遂商议退兵之事。马超道:“曹操虽然许和,但奸雄难测。若大军一拥而退,其随后追杀,我等受制矣。依我之见,不如叔父与我轮流调兵,徐徐而退。今日叔父向曹营防备,我军稍退。明日我军防备,叔父稍退。分头提备,以防其诈。”韩遂闻言依计而行。
有细作报知曹操,马超韩遂轮换而退,曹操便对荀彧笑道:“我事成矣!”说罢又问细作:“明日是谁向我这边防备?”
细作回禀道:“韩遂。”
曹操闻报大喜,次日便引众将出营,左右围绕,曹操立于中央,却不带兵马。韩遂营中士卒知道两军已然讲和,曹操又没领兵,并不太害怕。有没见过曹操者都聚集营边,想要看看这位与马超争锋多日的大汉丞相是何等模样。
作为天下地盘最大的诸侯,曹操也算是一位名人,早就被人围观惯了。见韩遂营中士卒观看,便高声笑道:“你等军士欲观本相尽管上前看个清楚。我亦是人,非有四目两口,只是足智多谋而已,你等不用心惊。”
韩遂士卒见曹操谈笑自若反而不敢妄动,没有一人真敢上前细看。曹操见状单骑出马道:“请韩将军前来叙话。”
韩遂早知曹操在营外,不过他摸不透曹操来意也没出营。此时曹操相请,韩遂便不能不出了。他见曹操一身轻衣并无甲胄,孤身一人立于营前,韩遂自己便也轻服匹马而出,总不能让自家士卒觉得自己胆怯。
二马靠近之后,曹操便道:“我与将军之父同举孝廉,我以叔事之。将军亦与我同登仕路,不觉有年。将军今年妙龄几何?”
韩遂答道:“年近四十矣!”
曹操道:“往日洛阳繁华时,我等皆青春年少,如今繁华不在,人到中旬矣!何时天下清平,我等罢兵共乐?”说罢唏嘘不已。
韩遂听曹操提起旧事,心中也有几分感慨,便与曹操细说往事,并不提起军情。曹操谈吐文雅风趣妙语连珠,引着韩遂说话。不知不觉相谈有一个时辰,曹操这才大笑回马而别,只说能与故人畅谈甚是开心。韩遂细思自己并未在谈吐之中泄露军情,便只当曹操找自己叙旧,也拱手作别,各自归寨。
曹操、韩遂对马约谈全军皆见,便有人将此事报知马超。之前马超曾心疑韩遂,这次退兵求和又是韩遂与其部将之意,此时得知韩遂与曹操商谈了一个时辰之久,马超便来问韩遂道:“今日曹操阵前所言何事?”
韩遂见马超来质问自己有些不悦,可还是直言道:“只说洛阳旧事而已。”
马超问道:“难道不曾谈及军务?”
韩遂更是不悦,微怒道:“曹操不言,我又何必独言?”
马超见韩遂发怒,自己又苦无证据,只好不言而退,心中却更是怀疑。
却说曹操回到营中,问荀彧道:“文若可知我阵前对语有何用意?”
荀彧笑道:“此计虽妙,尚不足以离间二人。我有一策,可令韩遂、马超自相仇杀。”
曹操细问其计,荀彧道:“马超乃一勇夫,不识机密。主公可亲笔作书一封,送与韩遂。书中朦胧字样含糊其辞,在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韩遂,却故意使马超知之。马超必索书来看,若见上面要紧之处尽皆改抹,定猜疑是韩遂为了隐瞒机密自行涂改。马超本疑心单骑会语之事,如今又有书信为凭,只会疑心更重,疑则必生乱。主公再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其互相离间,马超可图矣!”
曹操笑道:“此计甚妙!”遂写书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封实,故意多遣从人送到韩遂营中,好让马超知晓,并命从人下书即回,莫等韩遂观书问话,以免泄露涂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