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二零章 效率篮球?(2 / 2)
相对来说,以前的大球战术那就是有强力中锋的在半场阵地战的时候就想办法把球给中锋,没有中锋的就给各队的明星球员然后让他们单打——比如乔丹在球队里就是这种角色。这么一种打法那就是慢慢的凿慢慢的磨,耗费时间肯定长,比如乔丹如果要单打的时候背打,那可能18秒才能完成一次进攻。但是小球战术呢?人家太阳队都玩儿出来了7秒一次进攻了!这样一来。同样48分钟的比赛时间,这太阳队能打出来多少次进攻?而对方如果还是打传统的大球的话。可能对方总共70个进攻机会,而太阳队就有140个进攻机会!如果这时候太阳队能够保证命中率不要太低。是不是就能够保证比对方得分高?于是篮球这运动就变成了不太需要限制对方的得分,只需要得分比对方高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么一种打法在nba常规赛里面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季后赛就不行了。主要是因为美国nba那边到了季后赛,裁判都会有意的放松判罚的尺度,允许更大的身体对抗出现,于是小球战术就更容易被各种身体接触挤压的导致速度降低,同时各种更加强硬的防守当然也会让太阳队的命中率降低!同时因为季后赛是短时间里面要跟一个球队打好多场,这就导致对方更容易发现太阳队的弱点,更容易有时间来细细的琢磨太阳队各种没被发现的弱势!于是太阳队当然更容易被打垮了!所以要么怎么nba都说常规赛靠进攻,季后赛靠防守呢!
但是主角他们面对的对手就不一样了,首先来说这不是联赛,而是杯赛,也就是说所有的对手只碰到一次!这样对方就算是看了之前主角他们球队的比赛,那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研发专门针对的战术!因为很多时候针对战术那是要自己对上了对方之后才能知道对方战术细节是怎么样的。是哪些地方可以操作的!而且本来主角手下的女篮,那就是打的近似于小球战术,很少有阵地战进攻的部分。主要还是各种全场紧逼后的前场半场快速进攻以及本方半场防守之后的快攻,这当然也算是小球战术了。而如果在这么一个小球战术上练出来了三分战术的话。那就是更不怕对方了——比如说打反击的时候,除了快攻上篮之外,还可以有一手追着对方屁股的投三分手段,那让对方防守起来多麻烦啊?
而且这教练还跟主角分析了——进入了新千年之后,总的来说nba的教练是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倾向于得分效率高的得分方法。什么叫得分效率高?单位时间里面可以得到更多的分,以及更高几率得分的方法就叫做高效率!比如说最简单的距离篮筐越近命中率越高,所以球员们就应该尽量的冲击对方篮下。这样就算是上篮不成也可以造成对方犯规!而罚球那简直就是最容易的得分方法了,还可以造成犯规杀伤!而三分球也是类似——三分球看起来好像只比两分多一分,而且距离更远命中率肯定更低,但是别忘了三分线里面投篮进了也不过是2分而已!多了一分对比两分来说就是多了50%!于是计算一下就知道,一个球员投篮十次,如果是投三分球的话,只要达到40%的命中率,就可以得到12分,而投十个三秒区外的两分球,要多少个才有12分?要投进6个才有十二分!这就代表着三分球40%的命中率等于三秒区外的中距离投篮60%的命中率!就拿nba来说。达到或者很接近40%三分球命中率的球员并不算少,而能达到60%两分球命中率的球员近乎没有!
所以纯粹从数学上来计算的话,那么篮球场上得分效率最高的方式要么就是杀入篮下拼造犯规。要么就是在三分线外彪三分!这样哪怕大家都是同样的进攻次数,采用要么杀入篮下要么投三分的队伍,能比传统投中投的队伍多不少分呢!可是为什么90年代的nba没有这么打?为什么乔丹的时代他们没有这么打?一方面因为当年nba还没有那么多限制内线的规则——比如nba特有的防守三秒,就是说防守队伍的球员如果不是在自己盯防的球员一臂距离之内的话,那么就不能在自己家的三秒区里面呆3秒钟!如果对方的球员就在防守球员身边,那么防守球员在三秒区里面呆一辈子都不是问题!
这么一个规则有什么结果,就是导致中锋不能一直在篮下缩着!这就导致中锋哪怕要补防也不能提前就走到篮下准备着,否则人家进攻队员稍微拖两三秒,这中锋就妥妥的防守三秒!就要给进攻队伍一个罚球然后再给对方一个界外球!这里外里就是至少3分。多的就是4分啊!所以中锋要补防那也只能临时跑过去补防,这就对高大内线的速度要求更高了。就对移动慢的内线限制更严重了!于是这就让外线突破更加容易!因为对方慢中锋不可能一直在篮下等着自己!等到外线突破了内线再来补位,外线有一百种方法进球!甚至造犯规再进球!而乔丹他们时代因为没有这规则。所以内线可以缩在三秒区篮框下面左右一步的距离,随时等着外线送上门来找帽!这就导致了当年乔丹他们想要每次冲篮下很困难,所以他们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各种中投!而三分这么一个东东呢,那是当年确实没有注意到的一个方面!
所以这教练就建议主角,如果能够给球队开发出来三分手段的话,那么别的小学队伍简直就没办法防他们!配合上炮轰一样的各种防守反击,配合上全场紧逼,那真心可以花样吊打各种同龄人队伍,只要对方不要同样有三分球技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