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还有封神演义和洪荒(1 / 2)
最快更新花开美利坚最新章节!
“什么西游记?不,我只魔法战记……”
格里高利发现,在天涯论坛上面,讨论那个什么西游记的人,似乎很多。
但是很可惜,格里高利对此并不感冒。
他更喜欢萌系的存在。
简而言之,也就是类似于奈叶、菲特、saber这样的人物。
最不济的话,也要和《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一样,是可♂爱的男孩纸啊!
嗯……动漫化的人物。
可惜,这个时候的“宅男”一词还没有兴起,要不然的话,这名字放在对方身上,可却也是恰好合适……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格里高利突然发现,在自己的qq群里面,有一个人发言了。
id名为“爱尔奎特”。
格里高利认识这个id,因为之前这个id在改名之前叫做“安吉拉”,在最早的时候,就是她资助格里高利完成了最初的积累的。
而这个id的主人,格里高利也知道……
凯瑟琳埃德森。
自己的顶头boss。
“封神演义?”
正在这个时候,格里高利发现,对方正在讨论一个这个东西。
西方,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将《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由汉学家翻译的。
这样,对《西游记》的介绍大都经历了片断译文——百回选译——全译的过程,译文虽杂,但在注目于小说本身的意蕴时,却已大致把握了“西游”故事的脉络,并逐渐突出了孙悟空的故事。
可以说,在西方世界。只要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可以说,都能够了解《西游记》。
西方人大致是这样理解这《西游记》的整个故事的:“中国的《西游记》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的印度取经的故事。他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一名叫沙僧的仆人为他挑担。路上,为了消遣,他还带了一只猴子和一只宠物猪。听说他带的那只猴子本领很大。一路上为他打死了一只蝎子、两只蜈蚣、五只黄鼠狼、七只蜘蛛……和尚带的宠物猪没什么本事,但特别能吃,听说它一口气能吃四只西瓜,把和尚、仆人、猴子的那几份都吃了;它还很好色,路上碰到小姐,它就色迷迷的……但和尚很喜欢它,因为它一路上能为和尚解闷。那仆人最没用了,一天到晚就挑着那破担子。听任摆布……”
而其他人在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则会感慨“啊,中国的和尚真潇洒,去取经探险还带着猴子和宠物猪,太有味,太刺激了……”
而美国阿瑟韦理则更干脆的将《西游记》书名译为《猴》(monkey),这个译名在西方颇为通行。
相对而言。《封神演义》了解的人,却少了许多。
凯瑟琳这个时候,就正在讲解《封神演义》。
呃……好吧,凯瑟琳原本是想要将《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治愈故事说出来的,但是想了想之后。凯瑟琳决定,这样一个故事就应该和《悟空传》一样,放在后面再黑……
如果一开始的故事就是黑掉了的,那就太没品了。
再怎么不济,也应该先让人们接受一个健康、向上的故事,然后一口气的将他们一起黑掉吧?
这样才是最有意思的了……
凯瑟琳向中国推销经过凯瑟琳改造的美国文化,而凯瑟琳在美国则像他们推销自己改良的中国文化。
这样的文化交融、交汇的感觉,对于凯瑟琳来说,是一个挺不错的体验。
这个时候,自己的车子还在前往赣区的路上,而在美国,现在也是晚上,所以凯瑟琳现在也只能在络上打酱油了。
至于去英国、苏联之类的计划……凯瑟琳的身体可还都在实验室呢,这些计划似乎不那么简单……
当然,凯瑟琳在给美国人讲述《封神演义》的时候,是按照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故事——也就是加大冒险和战争。
英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西游记》时说:“十六世纪中国作家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即众所周知的被译为《猴》的这部书,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美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说:“在十六世纪中国出现的描写僧人西行取经故事的《西游记》,被译为《猴》,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此书经过许多人参加创作,最后是由吴承恩在比较粗糙的基础上,经过很大的加工提高而写成的。”
而《法国大百科全书》写道:“《西游记》是关于著名僧人唐玄奘的历险故事。这位高僧西游的目的是精研印度佛教的宗旨,他的同行者有被他收为门徒的魔猴、猪精、沙妖怪。他们师徒四人经过许许多多奇幻的地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有朋友,有敌人。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换而言之,他们都认为这部小说最新奇的,就是这种感觉,换句话说,他们喜欢冒险。
当然,也有比较文艺范儿的解释,就比如严谨的德国人。
德国迈耶大百科全书认为:“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
西方人在翻译、介绍的同时,开始了对《西游记》的研究。韦利——就是那个翻译成猴的——在其序言中就追索了《西游》的寓言,他认为三藏代表普通人,孙悟空代表天才,猪八戒代表**的**,沙僧代表诚。
当然,在凯瑟琳来。这种解释,就是让人风中凌乱了。
而在西方文化圈内,则普遍认为西游记更多地是一部奇幻的神魔历险记,而不是宗教作品,它的主角是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
而在凯瑟琳来。他们的解释真的是很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