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2 / 2)
每个旗的旗长和总司长均在本旗或本司队列后阵,旗兵排列如尖锥,而二十四旗则排列成整体的尖锥体。
若是排成成千上万人的大阵,尖锥状的阵型依然不变,只是以人为单位变成了以旗为单位。
现在白杆兵在两翼排出的就是六个近七百人组成的尖锥阵,中世纪时,欧洲战场上,这种阵型叫做“野猪头”。
万历年间的名将戚继光就是借鉴白杆兵的阵型,创造出了著名的鸳鸯阵法。
嘹亮的号角声连天响起,左翼的两白旗、右翼两蓝旗的清军大阵开始缓缓移动,向着两翼排好阵型的白杆兵而来。
针对白杆兵的六个尖锥阵,左翼两白旗万余人马也分为六部,中路两部以一千五百人为一队,其余四部皆为八百人。
多尔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派遣重兵从中路强行突破,击溃正面的白杆兵之后再向两翼冲杀。
随着清军进入了佛郎机炮的射程之内,左翼的够的上清军的八门大炮相继打响,一颗颗弹丸呼啸着划过天空,向清军砸了过去。
但这次的炮击杀伤效果并不如原先那样明显,八颗弹丸都是砸在地面上跳跃几下,在造成了二十余名清军的伤亡后停止了滚动。
而军纪严明的大队清军根本不顾伤者发出的惨叫,继续默不作声的向前推进。
早就见识过明军火炮威力的清军采用了比较松散的队形,目的是硬挨明军的数轮火炮轰击后,在距离白杆兵二十步时开始发起冲锋,到时双方如果纠缠在了一起,明军的火炮也就失去了作用。
明军的炮手根本不看毁伤效果如何,只是接连将子铳迅速装填完毕,然后继续发射。
在佛郎机炮打了三轮、共计杀伤一百余名清军后,前队清军已经进入冲锋的距离。
随着各个带队牛录章京的呼喝声,六部的前锋向前发起了冲锋。
为了一鼓作气打穿白杆兵的阵型,多尔衮也是下了血本。
六部清军选锋各自配备了二十名白甲兵,共计一百二十名白甲兵投入了战场当中,这在八旗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
历史上清军数次进入大明境内抢掠财物,每旗派出的白甲兵也不过就是百余人左右,而且这百余人的白甲兵并不是聚拢在一起,而是随着各支小队清军四处寻找战机与明军厮杀。
正是因为这些骁勇善战的白甲兵的存在,所以才每每导致了明军的屡次大败。
要知道两白旗的白甲兵总共只有五百余人,这回一次性拿出来一小半,这可是八旗各旗的震旗之宝。
白甲兵每人皆着三层甲:最里面是棉甲,中间一层为锁甲,最外层是刷了白漆的铁甲。
白甲兵的挑选条件十分严苛,甚至比白杆兵的五营兵还要更加苛刻。
八旗士卒必须至少在历次战斗中杀死两百人以上,才有资格穿上这件象征无上荣耀的白甲。
而六阵白杆兵最前面的第一旗,也是锐不可当的五营劲卒,这些五营兵身穿的盔甲丝毫不逊色与三层甲胄的白甲兵。
论起战力来,这两支天下闻名的强军几乎相差无几,都是猛士中的猛士,精英中的精英,双方的碰撞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