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1 / 2)
最快更新崇祯八年最新章节!
当朱由检从朱慈烺口中得知了张定远一家的状况后也不禁苦笑起来。
自己对当下的大明还是缺少了具体的认知,很多政策太过大而化之,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以至于国库收入暴涨,但很多农户却没有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类似于张定远一家的情况在大明应该不在少数。
五口人,十亩田地,还要征缴三成赋税,这样的负担对于他们来讲太过沉重了。
在稍微思忖过后,朱由检下达了新的旨意。
自崇祯十三年起,赋税征缴每户人均三亩一下不计免征,此人均不分老弱妇孺,将会全部囊括其中。
这项政策会使很多贫弱家庭的基本生存得到了强有力地保障,等于搬掉了一座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从此之后,他们将会呼吸的更加顺畅,生存压力骤然消失于无形。
就拿张定远一家作为例子来讲,人均三亩才开始起征,而他们家总共五口人,那就需要达到十五亩时才会计征,也就是说,张定远们从明年夏收起,将不用再给朝廷缴纳一粒米的赋税了。
税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调节和平衡,使弱势群体享受到最起码的生存权。
士绅一体纳粮的实施,就等于让这些豪门大户承担了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的义务、
三五百斤的粮食或者同等价值的税金,对于大户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落在张定远们的身上,可能就会让他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旦遇上意外发生,这个家庭机会崩塌掉。
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让更多鲜活的生命过的更好吗?
不会有哪一家士绅大户敢跳出来指责自己了。
南京事件的阴影会永久的印在他们的心上。
至于私下的诅咒和唾骂就随意了,反正又听不到。
后世不是有句名言吗?
骂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敢当面骂就削你。
至于朱慈烺表现出来的对张定远不加掩饰的好感,朱由检并不在意。
自己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没有因贪权而引发的变态心理和行为。
太子十三岁了,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班底了,施恩于人也是正常的手段。
不就是把张定远一家移到皇庄安置吗?
不就是安排御医给其父诊治吗?
不就是让张定远入国子监读书吗?
这都是良善之举,也是值得称赞的。
朱慈烺所做的这些举动也正是自己希望他能做到的。
举手之劳而已。
张定远将来的前途如何,谁也无法现在就断定。
不过依朱慈烺的描述来看,此子将来应该会有一番作为。
每一个成功的人,需要的是三分能力,六分运气,外加一分贵人扶持,有了朱慈烺这个贵人,张定远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