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1 / 2)
最快更新崇祯八年最新章节!
出于后世经历带来的某些痛苦记忆的原因,朱由检下定了决心,决不能将医疗和教育商业化,在这两个关乎到每个家庭利益的领域,一定要坚持朝廷占据主导地位,推行最大程度的免费制度,相关政策的制订也要做到有意识地向底层倾斜,以此来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然了,这只是他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在有生之年,他会极力推动这种框架的搭建和实施,但在他离去之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制订的制度会不会在悄然之间被人为改变,这就是他无法左右了。
京师的免费学堂制度,基础已经建起并夯实,接下来就是逐步在大明各地进行推广。
免费教育制度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资金,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师范类专科学校的建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师范学校的的设立道阻且长。
大明不缺读书人,但读书人的目标是中试做官,至于教书育人,对不起,这可不是吾之志也。
这种千百年来根深蒂固地思维已经形成定式,想要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便能看到效果的,决策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以持久战的思维来制订相关策略。
朱由检知道,就算有读书人放弃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心甘情愿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但最后的成果也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教育并不只是四书五经,而现在绝大部分文人只擅长这些只能修身、但不能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无用之物。
师资力量的培育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上,欧洲的教育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方以智这次带回来的近两百名各种人才中,除了笛卡尔这样后世闻名的大牛之外,还有十几名来自与他当年的母校------普瓦捷大学数理方面的教师。
这些人或是出于对东方神秘古国的好奇,或是被大明给出的丰厚物质利益所打动,自愿跟随使团来到大明。
为了留住这些以及未来的人才,在朱由检的指示下,户部划拨大量资金,在国子监,也就是理工学院中修建了上百幢至少三进的豪宅,专供这些精英入住,每座住宅都配备了相应的仆妇侍从,以便照顾他们日常的饮食起居。
这些被朝廷雇请的侍从仆妇都是经过筛选的,道德品行上都是为周围邻居所称道的。
朱由检不希望因为细节上的瑕疵而导致某些龃龉事情的发生。
例如,因为贪图小利而造成某户人才家中财物失窃,如果雇请人员不经筛选,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会发生,虽说也不算多大的事情,但能避免的还是要尽量避免。
在方以智的主持和郑芝凤等人的协助下,笛卡尔以及他原先的校友们,正在进行相关教材的编纂工作,这批教材将会降低难度,以便让那些短暂留学后回归的少年们打下更好的基础。
将来这批教材也会成为全大明通用教科书,而归国的数百名留学生中的大部分,将会成为大明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如此繁衍下去,数十年后,大明实用型人才自然会越来越多。
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将会同时进行,朱由检已经下旨,由方以智和郑芝凤全权负责相关事物,不管花费多少银钱,朝廷都会全额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