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欢迎来到新时代(五)(2 / 2)
第一骑兵军团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超过吕哲的预计,徐志率领的骑兵军团不但成功地完成截击田广兵团的任务,甚至在后面突入东海郡北线的作战中,该支骑兵军团也在大规模的反复奔袭中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战果。
回馈而来的战报让吕哲的心思变得更大了,第一骑兵军团从出战后并没有回到后方进行过任何补给,已经做到了骑兵作战时该有的特性,那就是一旦出击就不再依赖于后方的补给,除非是收兵回归,不然便是一种随时处于作战状态且能够自足的兵种。
实际上也真的是那样,大规模的骑兵出动之前带上最大携带量的物资,一旦进入战争出击状态就该是不依赖后方,毕竟他们一生俱来就是一种不断运动和作战的兵种,要是对于后勤线依赖过重,那就不是飘忽不定的骑兵,是一种能够被敌人依照补给线推算出活动规律的伪骑兵,这样一来与之其它的兵种又有什么区别?
吕哲才不去管徐志率领的第一骑兵军团在后方没有进行补给的情况下怎么保证粮食的来源,他要看见的就是徐志领会自己的意图,打出骑兵该有的特性出来,因此哪怕是大规模的劫掠还是什么,那都是服务于战争之外的次要问题。
汉国花大代价组建骑兵不是为了在中原耀武扬威,中原战事不过是一场证实战术的经过,他们需要在这一场战争中累积足够的经验,另外就是找出问题然后完善漏洞,在未来与草原胡人对上的时候能够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若说徐志率领的第一骑兵军团在验证一种新模式的骑兵战,第五骑兵军团又有了一些区别。
卫翰所率的第五骑兵军团在出征前做的准备与第一骑兵军团有个不同,第五骑兵军团除了携带上第一骑兵军团会携带的物资之外,他们还携带上了数量众多的牛羊和一些工匠、牧人、少许辅兵。
很熟悉对吧?胡人在长途征战的时候就是部落形式的推进方式,前方是作战人员,也就是数量众多的骑兵,后面却是跟随着大量的牧畜和老弱。
吕哲做出这样的安排显然也是另一种验证方式,所以若说第一骑兵军团的活动范围是被限制在东海郡境内,那么第五骑兵军团的作战范围就将被大规模的扩大。
一直到第一骑兵军团在东海郡北线进行切割和封锁的时候,第三混编军团也加入战争在攻取失去外援的城池,第二混编军团攻克萧县之后兵围彭城,第四混编军团直插沛国首府新沛县,完成了对泗水郡北部各种拦截战的第五骑兵军团已经开始向薛郡方向运动。
若是张开地图,能够从山川舆图之上看见汉国对齐国开战之初立刻就是开启了两条战线,一条自然是泗水郡北部,另一条是在东海郡全境。随着泗水郡北部的战事达到预期,也就是齐军被分割在几个局部,东海郡也被切割成两端,第五骑兵军团的北上薛郡等于是开启了第三条战线。
因为有骑兵的存在,汉国对齐国的攻势从一开始就异于任何一场在华夏大地上的战争,战争的模式已经不是那种大军平线推进的状态,更加不是需要攻克一个点向下一个点进攻的常态,而是一种骑兵寻找空隙穿插一开始就大面积的交战。
齐国显然是极度不适应这种模式的战争,他们一开始是理所当然地觉得战争就该是一个又一个据点或城池的攻防争夺战,认为在某个部分战事吃紧的时候,齐军能够调动进行支援。
齐国也确确实实是在那么干,所以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前选择了节点进行固防和屯兵,战争爆发后依照自己的判断进行全面的调动和局部增援,下场便是从各个据点或城池出发的齐军在旷野上遭遇早有准备的汉军骑兵,然后一支支规模不一的齐军消失在建制上面。
这一场战争从开始就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几乎是能预料得到或预料不到的区域都有汉军骑兵的身影,任何一次齐军的调动都充满了不可预料的风险,军队尚且是无法安全的调动,由民伕组成的辎重部队又该怎么安全地将物资运往交战的城池?
东海郡最南端的广陵城在被围第三天就宣告城破,随后第三混编军团进行短暂的休整,在后方二线部队接管城防之后,该支军团的主力直插北上,一路上连续拔除据点和攻占城池,仅是在开战后的第二个月就渡过淮水,随后会合先期的偏师聚集于淮阴城下。
汉国向齐国开战伊始,齐国临淄中枢在一个月内就已经与交战区域失去联系,他们能够得到的情报是来自战区之外的反馈,无外乎就是哪里发现大量汉军此类,除此之外战争进行到哪种程度,哪座城池还在坚持哪座城池已经失陷是完全不得而知。